【译文】
有个主张神农家学说的许行从楚国来到膝国,登门求见对滕文公说,“我这偏远地方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领受一间住所而成为您的子民。”文公给了他一个住所。他的门徒有几十个,都穿着粗麻编织的衣服,以打草鞋。织座席谋生。
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文公说:“听说您施行圣人的政治,您也是圣人了,我们愿意成为您的子民。”
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抛弃了自己的学问去向他学习。
陈相见了孟予,转述许行的话说:“
孟子说:“那么,难道治理国家就能耕种着庄稼来兼做吗?有君子的事务,有小人的事务。以一人的生活来说,各种工匠的制品都不可缺少,如果必须自己制作才来使用,是指使着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劳动心力、有的有劳动体力,劳动心力的人治理人,劳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人,治理人的人被人养活,这是普在之下通行的道理。“在尧的时候,天下还不安定,洪水横溢,四处泛滥,草木无限地生长,鸟兽成群地繁殖,稼没有收获,禽兽危害民众,飞鸟走兽的踪迹横七竖八地布满中原国土。尧对此独 自忧虑,选拔了舜来进行治理。舜派益掌管焚火,益在山野 沼泽点起烈火进行焚烧,鸟兽奔逃藏匿。接着,由禹疏浚九河,治理济水、漯水、引注入海;开掘汝水、注水,疏爱淮水、泗水,导注入江,这样一来,民众才有在中原大地上得生息。在那时,禹一连八年在外边奔走,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进去,纵使要耕种,可有吗?
后稷教民从耕种收获,种殖谷物,谷物成熟了才能养育民众。人有人的行事准则,吃饱、穿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养,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圣人对此感到忧虑,派契提任司徒,以人与人的伦常关系来教诲民众,父子之间要亲密无间,君臣之间要正义忠诚,夫妇之间要内外有别,长幼之间要尊卑有序,朋友之间要遵守信用。放勋说:‘督促他们,纠正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各得其本性,随后再提高他们的道德。’圣人为民众思虑到这种程度,还有闲暇耕种吗?
干尧以不能得到舜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舜以不能得到禹和皋陶这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忧虑,而以一百亩农日没有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是农夫。把财物分给他人叫做惠,把善德教给他人叫做忠,为天下民众找到贤才叫做仁。因此,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为天下民众找到贤才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伟大啊!唯有天最高大,唯有尧效法它。浩瀚啊,民众无法形容。真正的君主啊,舜!崇高啊,拥有了天” 下却不古有它。’尧舜的治理天下,难道没有用他们的心思吗?只是不用在耕作上而已。“
我只听说用中土的德教未影响蛮夷,没听说过被蛮夷所影响的。陈良是楚人,喜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北来中土进行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一个能超过他的,他就是所谓的豪杰之士。你们兄弟事奉他数十年,老师死了却背叛他的学说。
过去孔子去世,门徒们守丧三年之后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进屋与子贡揖别,相对而哭,都泣不成声,然后才回去。子贡回到墓地,在祭坛边筑屋独自居住了三年,然后才回去。过了些日子,子夏、子张、子游因为有若长得橡孔子,打算像事奉孔子那样礼待他,并强求曾子也这样做。曾子说:‘不行。如同在江汉之水中洗谬过,好似在六月骄阳下曝晒过,老师那样的纯净精洁是无法超越的。’如今许行这种话语难懂的南蛮人来非难先王之道,你却背叛了你的老师向他学习,与曾子真是大相径庭了。我只听说鸟儿从幽暗的山谷飞往高大的树木,从没听说过从高大的树木飞到幽暗的山谷中去的。《鲁颂》说:‘痛击戎狄,遏止荆舒。’周公正要痛击他们,你却赞同他们的学说,这真算不上好的变更。”
陈相说:“要是听从了许子的学说,市场上的物价就没有差别,都市里没有欺骗行为,即使是五尺高的孩童到市场上去,也没有人会欺负他。布匹丝绸的长短相等,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絮的份量相等,价钱就一样;粟米谷物的多少相等,价钱就一样;鞋履的大小相等,价钱就一样。”
孟子说:“物品之间不相一致,是物品本身的特性,或者相差一倍五倍,或者相差十倍百倍,或者相差千倍万倍。你要把它们等量齐观,是淆乱天下。优质的鞋和粗劣的鞋卖同样的价钱,人们怎么会接受呢?要是听从了许子的学说,是引导着天下的人去进行欺骗,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段意】此章记载了孟子与信奉“神农之言”者的论战。所谓“神农之言”,是当时诸子百家中属于家家的一个流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著录有《神家》二十篇,可能就是他们的经典,由于该书已散佚,所以现今要研究这一派的主张,《孟子》此章是极重要的资料。农家学派的主张,貌似激进,实际上却是反对社会分工,要求退回到原始状态的社会中去,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誖上下这序。”孟子根据社会分工的合理性,论证了劳力和劳心、统治者与被统法者的区别问题。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孟子的观点有正确的方面。孟子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近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有很大的社会影响。以今日的眼光来看,孟子把它视为“天下之通义”未免存在片面性,但 这是不能苛求他的。
tag: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