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为政以德》活页练习试卷

《为政以德》活页练习试卷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239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为政以德》活页练习试卷,
                      。  

⑸盖均无贫,和无寡,           。  

⑹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草上之风,必偃。  

⑼临之以庄,则敬;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二)课内语段阅读(每题3分,共18分)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  

A.“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B.“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C.“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D.“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18.“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19.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  

20.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21.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22.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三)课外知识延伸(14分)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23.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①为短文断句标点。(3分)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3分)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2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带点的字注音(2分)  

①省(         )           ②传(          )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2分)  

A.谋 (           )       C.交 (           )  

B.忠 (           )       D.信 (           )  

③翻译这则短文。(4分)  

                                                                                

为政以德答案  

1.B【A动词,治理/句开语气助词,表疑问,呢;B均为时间副词,已经或…之后;C动词,信任/动词,守信;D连词,表假设,如果/副词,一定】  

2.A【B使(役使,驱使),相(扶盲人走路的人);C攻(声讨,批判);D劝(勤勉努力)】  

3.D【①量词,个、种、项;②…的人;③④名词后表停顿,不译】  

4.B【①连词,表目的,来;②介词,按照;③连词,表并列,并且;④连词,表目的,来】  

5.B【①介词,②用;连词,表目的,来;③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6.C【C,于是,就,其余为连词,却】  

7.A【表反问语气,…呢;其余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或代物】  

8.C 聚敛,是汇集搜刮的意思,古今义同。  

9.D(A道通导 B共通拱 C道通导)  

10.B(无乃……与,是固定结构,尔是过,动宾结构。)  

11.B(ACD三项皆为状语后置,B为宾语前置。)  

12.【A应为 “而且会心悦诚服地归顺”,C应为“老百姓信任他(统治者)”,应为“这恐怕要责备你们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为政以德》活页练习试卷
《《为政以德》活页练习试卷》相关文章

tag: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