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叶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叶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270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叶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叶限

整体把握

 

唐代段成式记录在《酉阳杂俎》中的叶限的故事,是一则听来的岭南的民间故事,故事中有爱恨情仇,有地方风情,也有奇妙的幻想,除了故事情节的推展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民间的喜恶、习俗、智慧和教训。

 

叶限是一位心灵手巧并得到父亲疼爱的女孩,可是在父亲死后,她就被后妈虐待,常常要到危险的地方打柴汲水。后妈剥夺了她对母爱的需要、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对自我的肯定、对未来的希望,甚至连她唯一的伙伴(金鱼)也不放过。后妈诱骗出美丽奇异的金鱼,将它杀了煮食,并将食后的鱼骨弃于污浊的粪堆里。从这些行为中,看到的是后妈鄙俗冷酷的心灵。

 

叶限得到仙人的指点找回了可以许愿的鱼骨,其实是在认清自己所处的毫无希望的人事环境中,重新为自己建构价值的开始。她把鱼骨从粪堆里取回藏在家中,为自己祈求来所需的东西。她违反后妈的命令,穿戴着美丽的衣饰前去参加节庆活动,虽然她的冒险必须匆匆结束,但是遗失的鞋子却将她带向了新的命运。

 

陀汗国王并不知道有叶限这样的女孩,但却从一只不寻常的金鞋感受到超乎寻常的存在与联系,所以执意要以各种方法找出鞋的原有主人。于是以鞋为媒介,故事进入了一个美好而和谐的局面。

 

基于民间故事中常有的“正义”原则,在这篇故事的结局里,后妈与她的亲生女儿都遭到飞石击杀的惩罚,完成了人们对于“恶有恶报”的期待。不过有趣的是,陀汗国王在迎娶叶限的同时也得到了神奇的鱼骨,他不断向鱼骨索求大量的珍宝,鱼骨却只满足了他一年的贪欲,多了就不再给予。最后,战争的前夕,鱼骨伴着大量的财宝被海潮卷入大海中,不再为人的贪欲服务。相对于叶限的“金玑衣食随欲而具”,鱼骨对贪求的国王“不复应”,以及终有一日“为海潮所沦”,显然是鱼骨面对“贪欲”所作出的反应与惩戒。这样的教训,正是民间智慧的呈现。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叶限》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灰姑娘传说,那么“灰姑娘”的故事通常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节呢?

 

欧洲有一个著名的《灰姑娘》童话故事,17世纪法国人培鲁的故事集和19世纪初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集都收进了这个民间传说。据过去考证,在欧洲共有三四百种大同小异的这个传说。同样,中国的叶限也是一位典型的“灰姑娘”。

 

这类故事会因为所流传地域与民情的不同而有细节的差异,不过其基本类型与结构却很接近,通常会有以下的情节:

 

1.女主角受到后妈及后妈所生的女儿的苛待,过着操劳过度、衣食窘迫的生活。

 

2.女主角在被后妈虐待刁难时,会突然获得意想不到的帮助而解决难题。这些帮助有的是来自其亡母,有的是来自神仙,也有的是来自各种动物。

 

3.女主角在意想不到的帮助之下,终于可以如愿盛装参加当地的节会、舞会等,也因此能与男主角相遇。男主角的身份高贵,不过在此节会、舞会中却无法留住女主角。

 

4.男主角凭着女主角所遗落的鞋子或其他饰物找到女主角,并且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5.有些故事还会说明虐待过女主角的后妈及其女儿的下场,如《叶限》中后妈与她的女儿遭到飞石击杀的惩罚。

 

这些类似的情节,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真实反映,是一种必然。正因为此,“灰姑娘”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能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真心喜爱。

 

教学建议

 

一、从熟悉故事情节入手,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注意通过比较自己的想象与原文的差异,体会文章情节的完整与丰富,人物形象的鲜明与生动。

 

二、鲁迅先生根据干将莫邪的故事,创作了小说《铸剑》。课外阅读《铸剑》,比较分析鲁迅对《干将莫邪》作了哪些再创造。

 

三、课外阅读《搜神记》,体会其艺术特色。

 

四、叶限是一位典型的“灰姑娘”,在中外文学史中,“灰姑娘”很多,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然后进行交流。

 

参考资料

 

一、作品介绍

 

1.《搜神记》介绍(白仪文)

 

《搜神记》是志怪小说集。撰者东晋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他是东晋初著名史学家,曾以著作郎领国史,著《晋纪》,记西晋一代史事,今佚,仅存片断。《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搜神记》所记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不少民间传说。如《韩凭夫妇》《李寄》《干将莫邪》等篇,暴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歌颂反抗者的优秀品德,描写也比较细致,历来被推许为名篇。还有一些有意义的古代民间传说,如马皮卷走少女化为蚕、紫玉显魂等,历来为世所传。

 

卷十三记汉代孝妇周青遭诬陷被杀,行刑时颈血逆流飞上旗竿,死后当地大旱三年,强烈地抨击了凶恶昏庸的官吏滥杀无辜的罪行,成为后来《窦娥冤》等戏曲故事的蓝本。由于本书篇幅较大,所收内容庞杂,且多有价值的名篇,所以在六朝志怪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当时人刘惔称为“鬼之董狐”。

 

2.《酉阳杂俎》介绍(王运熙、金性尧)

 

《酉阳杂俎》是唐代笔记小说集。撰者段成式(803~863)。唐代小说家、骈文家。字柯古。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文昌,官至宰相。段成式以荫入官,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至吉州刺史,终太常少卿。所著以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最著名。又与李商隐、温庭筠均长于以四六体写章奏等公文,因三人排行均为第十六,时号“三十六体”。也能诗,但无甚特色。

 

《酉阳杂俎》,酉阳,即小酉山(在今湖南沅陵),相传山下有石穴,中藏书千卷。秦时有人避乱隐居学习于此。梁元帝为湘东王时,镇荆州,好聚书,赋有“访酉阳之逸典”语。《新唐书·段成式传》称段成式“博学强记,多奇篇秘籍”,因而以家藏秘籍与酉阳逸典相比。其书内容又广泛驳杂,故以《酉阳杂俎》为名。

 

《酉阳杂俎》前集20卷共30篇,续集10卷共6篇。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四库全书总目》)。其中不少篇目颇为隐僻诡异,如记道术的叫《壸史》,钞佛书的叫《贝编》,述丧葬的叫《尸穸》,志怪异的叫《诺皋记》等等。续集中有《寺塔记》2卷,详述长安诸佛寺的建筑、壁画等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每为后代编长安史志者所取资。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二、参考译文

 

干将莫邪

 

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恼怒了,想要杀掉干将。剑有雌雄两把。干将的妻子莫邪当时怀孕就要生孩子了,干将对妻子说:“我替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我去的话,他必定杀掉我。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孩的话,等他长大成人,告诉他说:‘走出家门看到南山,一棵松树生长在一块巨石上,我留下的另一把剑就藏在巨石的背面。’”随后就拿着一把雌剑前去见楚王。楚王非常愤怒,命令卜者来察看宝剑,说剑应当有两把,一把雄的,一把雌的,雌剑送来了,而雄剑没有送来。楚王大怒,立即把干将杀死。

 

莫邪的儿子名叫赤,等到他长大成人了,就问自己的母亲道:“我的父亲究竟在哪里呀?”母亲说:“你的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杀死了他。他离开时曾嘱咐我:‘告诉你的儿子:出家门后看到南山,一棵松树生长在一块巨石上,剑就在石头的背面。’”于是,儿子走出家门向南望去,不曾看见有什么山,只是看到堂前面松木柱子下边的石基,就用斧子击破它的背面,找到了雄剑。从此以后,儿子便日思夜想地要向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孩子,额头很宽,两眉之间阔有一尺,说是想要报仇。楚王就悬赏千金,捉拿刺客。赤听到这个消息就逃走了,逃进山中一边走一边悲愤地歌咏。一个山中客遇见赤,对赤说:“你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赤回答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想给他报仇,却没有办法。”山中客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要买你的头。把你的头和剑拿来,我替你向楚王报仇。”赤说:“好极了!”马上就割下自己的头,两手捧着头和剑送到侠客面前,可身躯直立不倒。山中客说:“我不会辜负你。”于是赤的尸身才向前倒下。

[1] [2] [3]  下一页

,《叶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叶限》教学参考(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相关文章

tag: 教学  中国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