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42  栏目:先秦诸子选读
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7则、第8则、第9则选文。

2.引导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选文解读

人世间有很多种智慧。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荀子在《天论》一文中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意思是说,不切于实用的辩说,不切于实际需要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研究。这种看法并非百分之百的正确,但却凸显了先秦儒家学者的立场。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

在处理政事方面,孔子有很多自己的思考。选文第8则。“子夏为莒父宰,问政”。莒父是鲁国的城邑,具体位置现在还不清楚。“宰”指城邑的长官。“问政”就是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看孔子是怎么回答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先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做了精要的解释。“无”通“毋”,意思是不要,表示禁止。“欲速”是指做事情贪图快。“见小利”是指计较小的利益、贪求小的利益。“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说做事情贪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的利益就成不了大事。孔子这句话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做事不能贪图快。就如俗话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边”。第二个要点是不能急功近利,要照顾到百年大计。“焚林而田,竭泽而渔”,都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的典型例子。《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篇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在自处和处世方面,孔子也有很多充满智慧的谆谆教诲。选文第7则:“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孔子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选文第9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是一个比喻。大车是古代用牛力的车,小车是古代用马力的车。两种车子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輗,小车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活销儿叫軏。如果大车、小车没有横木和车辕相衔接的关键,就没法套上牲口来拉着车子行驶了。孔子的意思是说,做人没有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如果没有輗、小车如果没有軏,就无法行走一样,人不讲诚信就丧失了立身处世的根本。

孔子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启示意义。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略。

二、孔子很强调“信”……试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谈谈他所说的“信”的原则。(材料略)

提示:孔子说人必须讲诚信,这是就一般的原则而言的,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孔子讲诚信其实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违背道义。因此,我们不能把孔子张扬的“信”理解为一般的“言必信,行必果”。按照孔子、孟子的看法,德行高尚的人不一定会“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就是说,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这是不问是非黑白、只知道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啊!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公叔氏据蒲地反叛卫国,按照孔子的观念是无道的表现,所以尽管他为了脱身而答应蒲人不去卫国,结果还是到了卫国,并且把蒲地反叛的情形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说:蒲这个地方可以讨伐吗?孔子回答说:可以。灵公说:我的大夫认为不可以讨伐,因为现在的蒲是防御晋、楚的屏障,用我们卫国的军队去攻打,恐怕是不可以的吧?孔子说:蒲地的男子有誓死效忠卫国的决心,妇女有守卫西河这块地方的愿望。我所说要讨伐的只是四五个领头叛乱的人而已。

另外可以参考教材第五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部分,如其中的选文第7则、第8则以及该节的相关链接。

三、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参考答案: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更,改变,改正。

2.远,离开,避开。

3.而,杨树达《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二版)认为不能当“如果”讲,孔子不说“人无信”而说“人而无信”,表明“人”字后面要有一个语句中的停顿,古书中这种句法颇多;这里可以理解为“却”。

4.舍,放弃,舍弃。(“不舍昼夜”即昼夜不间断。)

有关资料

1.评“由,诲女知之”章

问:“‘知之为知之’章,子路不应,有以不知为知之病。”曰:“子路粗暴,见事便自说是晓会得。如‘正名’一节,便以为迂,故和那不知处也不知耳。”

问“知之为知之”。曰:“子路气象粗疏,不能随事精察;或有不合于己,虽于夫子亦艴然,如‘子之迂也’之类,故夫子告之以此。”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2.评“不曰‘如之何……’”章

林问“不曰如之何”。曰:“只是要再三反复思量。若率意妄行,虽圣人亦无奈何。”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四十五)

实是圣人又如之何一番矣。

文亦巧。

(《四书评》)

孔子曾两言“吾末如之何也已矣”,皆是深闵之、深悚之之词,非弃绝之词也。

(清·方宗诚《读论孟笔记》)

3.评“过而不改”章

放条宽路,大慈大悲。

4.评“小人之过也必文”章

[1] [2]  下一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参考》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