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课文全解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课文全解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78  栏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标签: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课文全解,

(2)富兰克林书信。

亲爱的勋爵:

你一月二十四日的来函已经收到,那时我正病得厉害,感冒、咳嗽并伴有发烧和头痛,镉情持续好长时间,使我深受其苦,我倒不是因为疾病带来的疼痛而痛苦,而是因拔火罐、放血、发疱药的治疗让我受到折磨。在我的病情稍有缓和,头脑清楚一段时间时,我尽量努力遵照你的要求去做,写一些目前北美事务的有关情况,以纠正那些我曾发现的很多聪明人持有的关于英国在殖民地的利益的看法。我将随信附寄给你,我希望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公众,至少我自己希望产生如此结果,你可以把它当成我给你的信件,请你接受它的长度以作为我这么迟才写信的弥补。

我现在正在阅读你的大作《公平的原则》,感到很快乐,很受教益。你的书对我们殖民地的法官们会带来很大好处,不仅是在有衡平法院的殖民地,还对没有衡平法院而只能将公平与普通法相结合的那些殖民地有益。它将为殖民地的法官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他们中极少有人在法律方面有很好的素养。我已给一位亲密朋友送了一本你的著作,他是宾夕法尼亚州高等法院的大法官之一。

不久我将给你寄去你恳切提到的那本书的有关章节的抄件。同样我将很感激,如果能收到你的《生活指导格言集》的抄件,这本抄件你正打算供你的孩子们使用。我同样计划要为青年入做一点有益的工作,写了本名叫《道德的艺术》一书。我想从这个标题上你很难推测出本书的性质,因此我必须对此略作解释。很多过着不好生活的人很渴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但他们不知道怎样实现这种转变。他们经常下决心努力实现这种转变,但是没有起作用,因为他们的努力没有正确的东西加以引导。传道者总是规劝人们要向善,要公平,要有节制,却没有指导人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些,这样的宣传看上去就像传道者的方式一样,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在说到饥饿寒冷、衣不蔽体时,就总是劝诫人们要吃饱、要保暖、要穿好,却没有指导人们怎样弄到食物、火和衣眼。大多数人生来就有“一些”美德,但没有人生来就具备“所有”美德,要培养人们缺乏的美德,保持住人们生来具备的美德,这就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就像绘画、航海、建筑一样。假如一个人想成为画家、航海家、建筑师,光建议他要成为这样的人才是不够的,通过他师傅的论证让他明白成为那样的人才的好处,他就会下决心要成为那种人才,但是必须要教会他这门艺术的原则,展示所有的工作方法,帮他养成正确使用所有工具的习性,经过实践,定期地逐渐地加以磨炼,这样他才能达到这门艺术的完美境界。假如他没有经历这样的磨炼过程,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很容易打消原来的勇气,放弃自己的追求。我的《道德的艺术》也有它的手段,它会教人学会怎样去使用这些手段。基督教教徒们被教导成虔诚地信仰耶稣,是因为他们希望获得可使生活发生变化的能够奏效的方法。信仰越是强烈,方法就对越多的人奏效。人们充满了这样的观念,认为先知的智慧、善良、能力是无限的,他当然可以表彰和惩罚顺从的和不顺从的门徒,用他的规范施加强大的影响,让他的门徒专注于他的规范。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信仰耶稣,事实上,很多人的信仰已到了如此薄弱的程度,以致宗教对他们不再产生实际效果。我的《道德的艺术》也许会因此能为这些没有信仰的人提供很多的服务,对信仰薄弱的人也会有些帮助。那些本性善良的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好习惯早已养成,坏习惯也已驱除,他们对这种艺术需要得就少些,但是它对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益处。总的来说,它有普遍的适用性。我想我写成的东西可能有很强的推论风格,因此,我必须加快进度,写完这篇小文章,届时将手稿寄给你,这样你就可以作出判断,我是否有可能完成好这个抱负。同时我也希望你的修正会对我有益。

在此,我和我的儿子谨向凯默斯夫人和你可爱的孩子致以问候。我的勋爵,我对你充满敬意和怀念,我是阁下至为谦恭的仆人。

又及:在伦敦期间我家仍住在河滨的克莱文大街。我回美洲后,假如你有信寄给我的话,请直接寄往费城;其实,无论你的信寄到北美的哪个地方,它都会很快地到我手中。

致凯默斯勋爵

伦敦 一七六O年五月二日

(3)富兰克林生平和故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学习一生

1706年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原是英国漆匠,当时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生有十个孩子,富兰克林排行第八。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十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十二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自此他当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同时,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

就是在当学徒的这段时期里,富兰克林把在学校曾两度考试不及格的算术学了一遍,又读了赛勒和舍尔梅的关于航海的书,从这些航海的书里,他接触到了几何学知识。他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的作者们写的《思维的艺术》。富兰克林的学习日渐深入。

1723年富兰克林离开了波士顿,到费城的基未尔印刷所和英国伦敦的帕尔未和瓦茨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印刷和发行《宾夕尼亚报》,并出版了《可怜的李查历书》,当时被译成十二种文字,销行于欧美各国。1727年秋,在费城他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组织了小型图书馆,帮助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进行自学。每星期五晚上,讨论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问题。这时富兰克林还不到三十岁,通过刻苦自修,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在北美的声誉日益提高。在富兰克林的领导下,“共读社”几乎存在了四十年之久,后来发展为美国哲学会,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

1736年,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国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捕捉雷电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冲存在的现象。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都未获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试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 “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课文全解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课文全解》相关文章

tag: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