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课文,感受羚羊勇于献身的精神。
3、学习感悟文章的方法——“读而有感”。
教学过程:
一、 板书揭题
⒈板书:桥。对于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都见过什么桥?指名说。
⒉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座桥,一座没有钢筋水泥的桥,但却是一座无比神圣的桥,一座令人震憾的桥,它就是生命桥。板书:生命
⒊齐读,再读。 “生命桥”
⒋读了两遍后,心里一定有许多的疑问吧?指名说。
带着心中的疑问赶紧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
二、 学习课文
⒈读完关于生命桥的故事,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⒉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而亲眼目睹这一切,亲身经历这个故事的猎人,他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
⑴指名读。出示幻灯。“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⑵指名几人读。齐读。
⒊到底是怎样的情景让那些以捕杀动物为生的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
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景找出来,并想一想它为什么令人感动。
⒌指名读。出示幻灯。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能讲讲它为什么令你感动吗?
⑴抓住“猛蹬一下”谈了自己的感受。你愿意再读一读吗?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你内心的感动。
⑵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再读一读。
⑶老羚羊很伟大,它原本可以跃的更高,尽最大的力也许可以落到对面的悬崖边,但它没有这样做,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老羚羊可贵的献身精神吗?
⑷鸟儿没有了翅膀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此刻老羚羊就像断翅的鸟,他为子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齐读。
⑸教师小结:这是一只多么伟大的老羚羊,它用自己的死换来年轻羚羊的生。他的献身精神,它对死的无所畏惧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⒍下面让我们一起目睹这悲壮的一幕。多媒体展示。
⑴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我们的心都被震撼了,你们说亲眼目睹这一切的猎人们会无动于衷吗?不,不能。
⑵出示幻灯。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齐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是因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文中的“奇迹”。就在大家都以为年轻羚羊要坠下山涧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老羚羊———这“奇迹”让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猎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是啊!即使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伤害这可敬可佩的生灵。
⑶猎人被感动了,我们被感动了,你们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在场的老师也受到感动吗?愿意的同学请站起来。齐读。
⒎其实令人感动的情景还有。指名读。出示幻灯。“试跳成功!紧接着……”
自由朗读,能讲讲它令人感动的地方吗?
⑴“试跳成功!”令人感动。因为是试跳,没有足够的把握,它也有牺牲的可能。
⑵指名读试跳。因为有了它们的试跳,才给后面的羚羊以勇气和力量。
⑶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令人感动,联系上文,羚羊当时处境怎样?(有一个狩猎队……)面对猎人的追捕,越在后面跳的羚羊越危险,谁能通过朗读再现那秩序井然的场面。
⑷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呢?因为羚羊心中想着他人,心中想着集体,他们身上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动!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一齐读。
和老师一起背诵这感人的情景。
⑸教师小结:面对枪口羚羊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面对死亡那么从容,那么镇定。出示幻灯。齐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是因为————,怎能不放下了猎枪呢?
⒏随着一对对羚羊的腾空跃起,“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出示幻灯。
⑴多媒体展示。自由朗读。从激昂悲壮的声音中感受到大家内心的震撼与感动。
⑵没学课文时,有同学不知道生命桥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是谁?现在你明白了吗?你愿意把这座桥画下来?有同学想来修改吗?如果徐老师修改,老师要给桥涂上颜色,你们知道老师要涂上什么颜色么?为什么?这桥上洒下了老羚羊的一腔热血。(涂上颜色)原来生命桥只是————几道转瞬即逝的弧线,不是真正的桥,我们就给生命桥加上引号,然而就是这转瞬即逝的弧线桥,却比世界上任何一座桥更令人难忘。
tag: 课堂 惠芳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