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观摩)、说课稿、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二、教学重点:
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了解谈迁写《国榷》的过程,体会谈迁之所以在逆境中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是因为他有打不垮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
能从谈迁的故事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黑板出示名言: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过渡:这几句话,正是史学家谈迁的真实写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谈迁,去进一步认识他。
3、板书课题,齐读。
(二)质疑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提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2、学生提问,并将问题写在黑板上。(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读书就能解决的问题,随机解决)
3、教师引导归纳,整理出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① 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
② 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③ 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
(三)解疑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心地、深入地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组织交流。
问题① 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
⑴、指名回答,并读有关语句。(第二自然段)
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小偷的憎恨。
过渡: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谈迁来说该是怎样的打击呀!
问题② 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⑴、指名用一个词语概括回答。(致命)
①、什么叫“致命”?
②、为什么说是“致命的打击”?
⑵、哪些词语和句子具体地写出了谈迁遭受的是“致命的打击”?请你画出来。
①、黑板出示:茶饭不思,夜难安寝。
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② 、他的心情怎样,(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⑶、茶不思,思什么?什么叫夜难安寝?是啊,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
⑶为什么书稿的丢失对谈迁是致命的打击呢?
①、引导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数字,读一读,想想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②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仅仅是几组枯燥的数据吗?不是了,此时的数字都充满了生命了。让我们带着感受,读出有生命的数字吧!
③、出示: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A、“一点”是多少?
B、为了这“一点”,谈迁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值得吗?
C、从这“一点”中,你有什么感受?
④、小结:为了这一点的史料,谈迁就走了一百多里路,那完成这部500多万字的巨著,谈迁该付出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辛苦、多少的心血呀!现在书稿丢失了,对谈迁的打击难道还不够致命吗?
⑷、抓住数字和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过渡:有些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会垂头丧气、唉声叹气,这些人是怯懦的。那谈迁在遭受到了这致命的打击后,也是这样吗?他又是怎样面对的?
问题3、 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
⑴、自由发言,交流。
⑵、再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三自然段,画出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⑶、再次交流
①、信念——坚定
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倒、而是坚强地“站”起来的?是什么在支撑着他?
B、抓住“并没有”、“很快”、“下决心”、“从头撰写”等词语,朗读体会谈迁信念的无比坚定,不可动摇。
②、行动——坚持
A、谈迁又付诸么行动?指名读句子。
出示: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B、你从谈迁的第二次行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c、抓住“四处寻访”、“一袭破衫”、“终日奔波”等词语,想象画面,感受谈迁治学刻苦、信念坚定的精神。
③、“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引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再次感悟《国榷》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和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
⑷、整读二、三自然段,加深感悟。
(四)总结升华
1、学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齐读。
3、再次出示名言,内化体验。
(五)作业
搜集类似事例,举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
厄运给谈迁带来了怎样的打击?
谈迁是如何面对厄运的?(信念→成功)
教 学 反 思
学完这一课后,谈迁那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感染了每一位学生。我的课堂上,没有引人入胜的多媒体画面,没有表面热闹的小组讨论,有的只是琅琅的书声和出自内心感受的话语,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1、简明的目标,简单的结构
语文课堂该简就简。我通过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参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了简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揣摩,体会人物的高尚精神品质。通过研究教材,我没有按照课文的逻辑结构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新组合,设计更加简洁的课堂结构:质疑,在阅读期待中走进文本——点击词语、揣摩句段,在诵读品味中体悟文本——紧扣信念,在迁移运用中升华文本。清晰的主线,对教师的主次分明教和学生脉络分明大有益处。总之,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观摩)、说课稿、反思tag: 教学 说课稿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