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第二课时说课
稿来源:灵宝市焦村镇中心小学 作者:尚少宁
(一)说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
阅读课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的奥秘,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
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教育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写我观察金蝉脱
壳的起因,第二部分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第三部分写蝉儿趴在树
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
生动.整个过程分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
(二)说教材目标
依据课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科教材的训练重点,特制
订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1)理解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
己感受的学习方法.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刚生入五年级,对于默读,谈感受的学习方法及表达自己的见解方
面都不是特别的适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把教学重难点之一确定为教学
目标中的过程方法目标.即: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
感受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结合教材特点,我确定的另一个重难点是: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观
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这
节课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谈话法.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在课上
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金蝉脱壳的神气,激发他们观察周
围事物的兴趣.
在学法方面,尤其注意对学生预习方法,默读,理解课文中的读,画,谈
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写文本对话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安排了复习导入,整体把握;明确学
习任务;深入研究,感悟体会;摘抄积累;总结课文体会写法;拓展延伸六个环
节.
1复习导入环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遵循语文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后则,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对文章有一个
整体的把握,对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与上节课
的衔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明确学习任务
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预习,它是对学生自
学能力培养的很中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布置了预习任务,即课后
第四题,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在将有关的语句
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3深入研读,感悟体会环节.
课上,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而后在小
组进行交流,谈感受,随后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个缓冲
的空间,让个人收获融入集体,形成集体智慧,尤其是让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
助,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倾听能力.
在全班交流时,我遵循读句子-----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步骤进
行.以读贯穿始终.并重视对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重视学生在学
读中读中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
在这一环节中,我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完成了课后习题的处理,一举两
得.
在研读感悟的环节中,学生已感受到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作者精彩描述.课
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摘抄积累已水到渠成,同时也落实了新课标中让学
生多积累的目标训练.
5总结课文,体会写法环节
(学完全文,你有什么感受?(收获)
安排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谈到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和学本课的写作方法仔
细观察.有顺序,有耐心.善于观察.叙述时写清楚,有顺序等在谈收获的过程
中,不过分追求统一标准,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认可和赞同.
6拓展延伸环节
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表达方法,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方法,做
到读写结合所以我在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课外作业.观察一个自己喜爱的小
动物,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则日记.目的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六 说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包括(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背---头---脚---尾(注意观察
仔细观察 要有顺序 叙述清楚)
,《金蝉脱壳》第二课时说课
tag: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