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教案2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861次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太史公自序》教案2,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13.整齐百家杂语
四.解释实虚词
1.使复典之 2.绍重黎之后 3.世序天地
4.司马氏去周适晋 5. 维我汉继帝末流
6.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7.以其地为河内郡 8.耕牧于河山之阳 9.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
10.迁适使反 11.不韦迁蜀
12.且夫孝始于事亲 13.爰及公刘
14.汝其念哉 15.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16.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7.是故礼以节人 18.察其所以
19.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2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21.垂空文以断礼义 22.礼乐作焉
23.犹不能宣尽其意 24.堕先人所言
25.欲遂其志之思也 26.俟后世圣人君子
27.不得通其道也 28上记轩辕,下至于兹
29.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30.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
五.翻译下列句子(特殊句式请注明)
1.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2.藏之名山
3.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4.自司马氏去周适晋
5.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6.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
7.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南略邛,还报命
8.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
9.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0.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11.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12.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13.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1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15.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
1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推三代,录秦汉
17.是余之罪也夫
六.出自本文的熟语有哪些?
1.言之不用,道之不行 2.拨乱反正 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3.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4.权宜之计 5.股肱之臣
上一页 [1] [2] [3] [4] [5]
,《太史公自序》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