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十年的书,渐渐发觉自己罗嗦了.起先希望语言简洁可以成为自己的标识,孰料,唉.想起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考试,上面考了一题:让教学目标成为教学起点.当时不以为然,现在回响,出卷人很有意味呀.的确随着教龄的增长,原先那种规矩丢了,还自我陶醉,美其名曰:随心所欲不逾矩..可怕!周二就上<<魏公子列传>>,上了三节课,还有四段没讲,全胡侃了,效率哟,痛心呀!
定下心来,想想这课其实确定重点,解决很快.只不过课前布置预习要到位.
个人觉得首先要利用早自习引导学生熟读文章3遍以上(一定要落实);
其次要强调学生梳解文章(这其中老师实现要认真研读,圈出重点以及学生易错的词句,引导学生上本子作业,其实考试考察重点不外乎于此,虽功利,但实用)
最后我觉得文言文也要关注文学性,就<<魏公子列传>>这篇,我觉得关注烘托衬托的手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司马迁通过信陵君和侯所要传达的情感抑或价值观念,所以应引导学生注意这类资料的搜集.
第一课时:重在"士"和和前三段梳理(信陵君的特质和司马迁如何显这一品质的),词句串讲涵盖其中(比如第一段引导生归纳信的品质;如何表现?引如二三段,这两个人写法是否相同?在详写公子礼遇侯生的过程中着重抓住那些方面描写的(正面,侧面)
第二课时:由李景星评价入手"魏公子一生大节在救赵却秦",司马迁也抓住这件事来着力表现魏公子的品质,但有些人认为公子此举纯属个人私心揣摩,你如何看待?引入文本4-6节(先让学生逐段串讲,各段可设置如下问题1、公子为何选择以死赴秦军的方式;第五段侯生说“老臣不能从”时的语气神态,“笑”表现了什么?从那些地方可见此人成竹在胸?评价一下如姬。第六段,思考为什么要自刭?公子为何不阻拦?)
第三课时:7-8节赏析,重在公子的仁的体现;“意骄矜”的描写的用意以及最后的结局?
补充司马迁如此推崇信和侯的原因。
打完收工!
tag: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