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青玉案·元夕》课堂实录及反思(粤教版高二选修)

《青玉案·元夕》课堂实录及反思(粤教版高二选修)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87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青玉案·元夕》课堂实录及反思(粤教版高二选修),
生5:如果单纯地写女子,又不免俗气了。我觉得应该还有其他含义的。

师:(及时地问他)你认为还有什么含义呢?

生5:还不知道。(其他学生笑)

师: 哪位同学能试着说一下?

生6:古代的人说“士为知己者死”,我觉得能让作者寻上千百遍的,除了心爱的女子外,还可以是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知己吧。男人很重视朋友的。(其他学生笑)

师:很有见地。要真正了解“他”是谁,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文字。

(展示PPT5)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

师: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呢?我们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所以说这个“他”如果是作者的意中人,也可以是自甘寂寞、不同流合污的作者的知音,也能看作作者理想品格的化身。这种手法叫做“托寓”。

〔六、拓展迁移〕

师:本文有几句千古名句,大家都知道吧?

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师:没错。我们应该都熟知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是名句。巧的是它也和元宵节有关。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词——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

(展示PPT6)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探讨目的:(1)用你的阅读古诗的经验和能力解读、鉴赏这首词。

          (2)比较两首词抒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讨论3-4分钟,然后发言)

生1:写出了见不到情人的痛苦。

生2:写到他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元宵佳节却见不到她。

师:恩,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加的痛苦。

生3:还写了去年花市,和课文一样有情景描写。

师:写到怎么样的花市呢?

生3: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

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生3:那时侯正是他们约会的好时机。(其他生笑)

师:这两句话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啊。还有同学想说说吗?

生4:下阕写了“今年元夜”的情景。

师:哎,很好。“今年元夜”的情景和去年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4:“月与灯依旧”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

师:但是我们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生5:所以后文就说“不见去年人”嘛。

师: 物是人非啊,真是替作者感到伤心。这么美好的日子,却见不着自己心爱的人啊。作者当时是什么感受呢?

生6:泪满春衫袖。

师:这句话应该注意一个字——

生:满!

师:没错,一个满字,将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都把这首词理解的很好。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展示PPT7)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满”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同样的一个节日,在作品中表现的东西不同,也就从不同角度打动着我们。课文的最后我们通过投影来复习一下辛弃疾的一些名句。(展示PPT8)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菩萨蛮》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沁园春 》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能真正取得一些收获。下面大家以再次朗读课文作为结束。

〔七:布置作业〕(展示PPT9)

1.背诵默写《青玉案•元夕》。

2.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间词话》)请你结合具体的人事谈谈自己对王说的理解。

3.以中国某一传统节日为题材,写一段300左右的抒情文字。

附:课堂板书(PPT10)

                                    

                                  灯火辉煌,烟花怒放

元        热闹狂欢之所    ------- 车水马龙  歌舞欢腾

                                  盛妆艳服,欢声笑语

<     (反衬)      

 

灯火阑珊之处   -------  那人不幕荣华,甘守寂寞

夕                                     ↓         (托寓)

                                理想人格的化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挺好,学生朗读、讨论、发言也比较积极。个人认为做得比较满意的是:(1)通过元宵节的故事引入课堂虽然老套,但课文是和节日有关,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致有提高;(2)教师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深入,问题设置也比较合理,不会让学生无从下手;(3)在研读课文时能抓住重点难点分析;(4)和学生互动的环节也教多。个人认为存在明显不足的是:(1)反衬手法和托寓手法没有展开学习,学生只浅浅理解,如果可以通过其他两三句诗词加深印象更好;(2)拓展迁移部分,第一个问题“用你的阅读古诗的经验和能力解读、鉴赏这首词”解决的比较好, 在“比较两首词抒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方面缺漏很大,没有在鉴赏结束时和课文做一个较完整的比较。

  此实录曾获市二等奖,但个人认为还有很多地方是不够的,所以上传到这里来,让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上一页  [1] [2] 

,《青玉案·元夕》课堂实录及反思(粤教版高二选修)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