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671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

指导阅读《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一体化教学案教

师版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是:“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该专题有4首,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教学篇目,一篇是自读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够初步了解辛弃疾词雄深雅健的艺术风格。

2、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苏轼、辛弃疾词的杰出成就、不同风貌。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句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5、能够结合本专题的学习,尝试风景名胜联(或写景抒情联)的拟写。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辛弃疾另两首词《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二、教学《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1、朗读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看注解,补充背景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之夜的盛况与际遇。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含有极其深沉、极其悲愤自叹自伤和自慰。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正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暗淡的深处。)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那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形象有怎样的寓义?

(  “那人”是一个孤高脫俗、傲然不群又内心十分孤独、寂寞的女子。热闹的地方没有她,人多的地方没有她,她就是与众不同。她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也是自我的写照。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本词有哪些艺术特色?

(  ①托寓手法。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②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③衬托的手法。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衬托。)

(3)王静安(即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说说比喻的含义。

(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第三种境界也就是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独特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地位。)

5、背诵。

三、教学《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1、朗读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看注解,补充背景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  年轻时不知道愁的滋味,喜欢登高望远。登高望远,为了写新的词无愁而勉强说愁。而现在知道了全部愁的滋味,愁得无话可说。愁得无处可说,却只能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等待班级发言)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  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  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情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  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5)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  “天凉好个秋”是句闲淡的话,骨子里包含着忧郁和愤激之情。化深为浅,化浓为淡,寓沉郁之情于闲淡之中,耐人寻味。但“天凉”和“秋”却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无限的愁情。)

以下为课本问题:

[1] [2]  下一页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