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专题教学反思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专题教学反思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80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专题教学反思,

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全书都是诗词鉴赏。书中每一首诗词都十分经典。当我初捧此书时,犹如拿着一本浓缩版本的诗词鉴赏词典,每每品味起来,犹口含甘饴,回味无穷。
  心驰神往地指点着每一篇诗词,满怀激情地赏析着每一句,每一词。可是,两周后,发现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无精打采。就连我随诗人的喜怒哀乐,在他们眼神中流露的也是自作多情。
  事已至此,我开始反思这两周的教学。在诗词鉴赏过程中,我只是忙于自己演绎,自己讲解,而将学生“参与权”剥夺了。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时,渐渐出现精神疲劳。有鉴于此,我不得不对接下来的讲课方式作出以下调整:
  一、基本阅读篇目要求每讲一位诗人作品时,都要求同学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诗歌创作特点。并适时作堂上展示。(记入平时作业)
  二、结合作者生平、创作特点、诗歌创作背景等,要求学生课前鉴赏基本阅读的篇目,鉴赏从高考三方面要求进行。即:a、诗中写了什么内容;b、写这些内容为了表达什么思想;c、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三个什么”)。学生在课前准备就围绕这“三个什么”进行。课堂展示时亦紧紧围绕高考对诗歌鉴赏的三方面要求进行。(学生的展示要评分,记录平时成绩)
  三、有的诗歌赏识可通过设计题目、学生笔头作答的形式进行。
  如:《登幽州台歌》我设计了以下题目:
  A、 古人指什么?
  B、 两个“不见”表达了什么感情?
  C、 诗人的感情可以从诗中哪个字看出?
  D、 “天地之悠悠”是什么意思?
  E、 诗人为何“怆然而涕下”?
  F、 本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a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B孤独、寂寞;c“独”d宇宙廖廓与绵长,个人却渺小与短暂,更何况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于是伤感无限,涕泪交横f直抒胸臆。)
  通过动笔,既从“三个什么”学习了本诗,又从“表达”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落实考点,同时,学生又能从原来的找资料转向实战考查自己对诗歌鉴赏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要求同学将基本阅读介绍的诗人,另找二篇课外诗歌来进行赏识。进一步巩固对该作者的认识、了解。
  五、课堂上赏析过的诗词(包括老师分析的,或同学自己分析的)的重点问题仍然要落实到作业,让他们在作业中重新消化,体会。
  六、扩展阅读篇目的赏识权完全下放给学生。课前将篇目分配给同学们,让同学有一段充裕的时间准备,最后要求用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现研讨成果。展现过程中让同学充当小老师。同学分析完一首诗,台下的同学可以提问,负责该诗的同学要作答。(好的提问有平时分加)
  七、赏识诗词进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朗读,背诵环节。鉴于本人所教两个理科班预习语文积极性不高,所以,赏析前的泛读,全班读,个人有感情读。这些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感知,更重要的是为下面的分析奠定作品基础。第一次感知作品,学生理解不理解作品,理解得深刻不深刻并不重要。关键他们对作品形成一点认识、看法,也就带着个人主观性去学习,将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
  另外,背诵的篇目一多起来,学生背诵积极性就会下降,尤其较长的词,学生就更抗拒。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在课堂上多腾出时间让其多堂上背诵,有时进行个人比赛。有时进行小组比赛。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背下来容易,巩固起来难,所以,平时“回灶”环节亦不可缺失。
  以上几点做法,是我在诗词教学上的一些做法,在实践中,我觉得有几点值得肯定:
  首先,老师的灌输并非毫无作用,恰好相反,老师的赏析领着学生把握赏析诗词的方向。原来这群学生拿起一首诗,读下来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进行鉴赏。后来,老师的讲解,让他们明白了诗要“知人论世”,诗要咬文嚼字,诗要讲抒情,亦讲画意。他们明白了一首诗该如何去深入内容,深入思想。同时,当初那几个贫乏的评价字眼因老师的灌输,在不经意间词汇也丰富起来了。可见,老师的灌输是必然的,是必须的。
  其次,当学生稍有羽翼就该让他放飞,否则他们永远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而不能“自立”。前面讲过,学生第二周后有了情绪的变化,这表明他们对诗词的鉴赏有了自己一些思路了,不愿只作“被动接受”,如果这个时候仍被拉着走,学生的积极学习将被压抑。面对这种情况,就该多放权,让其自学,让其表现。老师此时将主权放下,成为从旁协助之人更为恰当。
  第三,赏析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强调课堂学生动笔,有时,学生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形成文字就错漏百出,或有的学生只爱东拉西扯说一通,真正要写出来就不知怎么写了。高考鉴赏最终要形成文字,所以,动笔这一自我梳理过程就尤为重要了。
  以上一些做法,实操起来确实大大提高了同学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但仍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学生分析拖沓、重点不突出、提问质量不高等。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进步。希望在不断地探讨中,能让诗词赏析课上得更有诗味,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如沐春风,得到诗词的熏化。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专题教学反思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