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60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5、背诵

附古诗咏扬州的名句:

杜牧的四首诗: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 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过扬州》 韦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纵游淮南》 张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三、教学《鬲溪梅令》

1、朗读

鬲溪梅令

姜夔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2、了解背景

这也是姜夔的自度曲。小序所称“寓意”者,即借梅怀人。所怀念的是合肥的一位女子。姜夔二十多岁时在合肥结识了一位女子,由于他行踪不定,往往聚会以后又赋别离。正因为别多会少,两地相思的离恨也就经常在他笔下出现。

3、整体感知,理出词的大意

(  丙辰年冬日,我从无锡回家,写下此词怀念合肥的那位女子。)

(  美丽芬芳的梅花啊,我不能占有难遂心,她所傍的溪水碧浪粼粼。只怕重归花前去,又春风吹遍,绿叶已成阴,心中的好花哪儿寻。那回香花梦中迎,共荡扁舟于波心,美人横倚舟自行。我荡舟儿游孤山,去追梅身影,唯闻翠禽沙洲相对鸣。)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这是一首爱情词,表现了怎样的一种境界?你还记得哪些类似的诗歌名句?

(爱情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境界。《诗经》中有——《蒹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杜牧《叹花》诗云:“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2)请将词中的双声、叠韵字和叠字圈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词人是如何通过这些动听的字词将全篇构筑成一个词情声情令人神迷的境界的?

(  姜夔《鬲溪梅令》一词,论声韵则如敲金戛玉,极为美听。全词八拍,句句叶韵,用平声韵脚,诵之如闻笙簧。句中兼采双声、叠韵、叠字,如“好花”、“浪粼”为双声,“成阴”、“双桨”、“梦中”为叠韵,“粼粼”、“山山”、“盈盈”为叠字,尤增音节之美。过片为意境之升华,词情之高潮,声情亦最为精妙。“木兰双桨梦中云”七字,声调为:人声、阳平、阴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五声递用,叠韵两出;字韵则韵母之最美听者:“兰”、“桨”、“梦”、“云”。真可谓五音繁会,响遏行云。词情声情,令人神迷。杨万里曾激赏姜夔之诗“有裁云缝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妙声”,移评此词,亦颇熨帖。)

(3)上片写花,实际是写情。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

(  有花儿隔溪、可望而不可及的遗憾,有时序更换,梅花飘零,无处可寻的担忧。实际上是描写了对如花之人思念而不得的忧虑。)

(4)下片“漫向”句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理?

(  情不自禁欲觅芳孤山,然却可能徒劳无获,可望而不可得。苦苦思念而不可得的痛苦煎熬着作者。)

5、背诵、作业


上一页  [1] [2]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