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教案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教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64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教案,

指导阅读《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高二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专题是:“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该专题有6首,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本课要学的两篇,一篇是教学篇目,一篇是自读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专题目标:

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的作用。能够对诗歌中精警的名旬进行鉴赏。

4、能够通过对诗歌意境(境界)的体验、鉴赏,了解意境的艺术魅力。

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姜夔的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时设置:1教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扬州慢》《鬲溪梅令》。

二、教学《扬州慢》

1、朗读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介绍作者和有关背景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一生漫游各地,到处依人作客。政治上困顿、失意,屡试不中,未能做官,最后在贫困交迫中死于杭州西湖之畔。一生好学、好客、好藏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能自制新声,还工于书法,精于鉴赏,是个多才多艺之人。生前与很多文人学士有密切的往来,并以文学艺术受到大家的赞赏。其词多写景咏物,记述客游,是南宋后期婉约派的代表作家。

    自隋代以后,扬州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商贾云集,经济文化繁荣,到了唐代,成了大都市。可是在宋代南渡后,金兵两次毁灭性地洗劫扬州,破坏十分惨重。宋孝宗淳熙3年冬至,词人路过扬州,看到满目荒芜,不禁睹物伤怀,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自己身逢乱世的“黍离之悲”。

3、理解

(1)理解词句意思:

扬州慢——(一种词体。)

慢词——(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一般都比较长。)

霁——(原意雨止,这里是雪止。)

荠麦——(野麦。)

自度——(创制。)

以为——(以之为。)

黍离之悲——(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行役路过西周故都,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原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稷,是两种农作物。离离,指行列貌,整齐茂盛的样子。靡靡:行步迟缓貌。摇摇:形容心神不安。噎: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诗的部分词句)

胡马窥江去后——(离去)

都在空城——(空荡荡)

俊赏——(擅长)

算而今——(助词,无义)

豆蔻词工——(工致)

难赋深情——(写诗歌)

念桥边——(想)

(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

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也就是下阙的“豆蔻词”。

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

杜郎:唐朝诗人杜牧,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青楼梦:杜牧《遗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滨(幸加人旁)名。”

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杜牧有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2)指名翻译小序

(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日,我路过扬州。夜里的那场雪刚停,满眼看到的是野草荠麦。进入城里,四面一看,到处萧条,河水清碧寒冷,暮色渐起,守军的号角悲鸣。我满怀悲伤,感慨今昔巨变,就自己创制了这支词曲。千岩老人看了后认为我的词有《诗经》里的《黍离》之悲。)

(3)根据诗词的特点,合理想像,理清全词大意

(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经过春风吹遍了扬州十里,都是荠菜麦子一派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画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

4、赏析(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准备班级发言)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有怎样的意境?

(  寂寥,冷清,落寞,表现扬州城的残破衰落,抒发作者悲哀之情。)

(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如何表达出悲伤的情感的?写出类似的诗句。

(  红药一到春天就开始生长,不管人世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然物的本性不会改变。往年,它可以供游人观赏,可是现在城空了,人少了,何况国难未息,谁也无心去观赏它。词人借此曲折地表现出劫后扬州人民的凄苦生活情况,以及自己感时伤乱的情怀。这里的虚拟非常耐人寻味。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花开依旧,人事已非,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词情跌荡浓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类似的诗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味道。)

(3)找出词中所用的典故,说说它们的来历和作用。

(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用典主要表现在化用成句上。在这一点上,姜夔颇费苦心:他既不想把前人诗句硬套进自己的作品里,便精心剪裁,使之故露痕迹;为避掠人之美,还特地在词中直截了当地点出“杜郎”其人。词中多次化用杜牧不同的诗句,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同为名士风流的杜牧其人其诗的崇拜,另一方面又以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残破,可谓用心良苦。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同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如许之多的佳句,被一曲《扬州慢》网罗殆尽。剔除杜牧的旧句,真正出自姜夔之手的词句,不过参半而已。杜牧旧句皆在言扬州的风流繁盛,而姜夔“填补”的,则全是“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冷月”一类令人断肠的词语。这种大胆地化用成句,使得此词与众不同,其魅力不仅没有因多用杜诗而减损,反而越发显得深沉凝重。)

[1] [2]  下一页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教案
《《扬州慢·淮左名都》《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教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