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项羽之死》教案6

《项羽之死》教案6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97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项羽之死》教案6,

项羽之死

安徽省滁州中学  王 娟

一、教学设计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分析并评价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方面得到提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历史往往是写给胜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失败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

(电脑显示:项羽图片)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项羽的形象。比如韩信说他“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易中天教授评价他“小家子气”“ 小心眼儿” (生答略)

师:很好!看来,项羽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的确,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正因为这一点,他一直成为文学家、艺术家所宠爱的创作素材。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

 

二 文本朗读

这是一篇自主赏析课文。预习时我要求大家自主探讨本文的字词句解释,这一节课我们将重点赏析项羽这个人物。请同学们自由朗诵全文。然后我请一名同学来朗读。(开始)

师: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大家还沉浸在项羽之死的悲剧氛围中。项羽,不愧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三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请同学尝试用小标题形式给本文的故事情节进行概括。

第一段:垓下之围

第二、三段:东城快战

第四段:自刎乌江

 

四 具体分析文本

(一)垓下之围

1、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通过反复朗读《垓下歌》以及分析项羽昔盛今衰的事实,揣测此刻人物英雄末路时的心境。)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二)东城快战

1、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三次行动

(重点分析项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对部下所说的话,试分析可否把“快战”改为“决战”)

2、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提问:“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插入小故事,表现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

( 朗读这三次行动,体会项羽的勇猛善战。)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三)自刎乌江

 引用课本三首诗来讨论分析项羽究竟是否应该过江。请同学各抒己见。

 教师写一段话分析此刻项羽心理,请同学尝试体会。

 

四 小结

   通过情节、人物语言和行动的分析,把握此刻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五 拓展:你从项羽这个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可作为周记话题)

 

六 作业

1、思考项羽悲剧产生的原因。如项羽所言,真的是“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吗?还是篇末“太史公曰”的评价。

2、归纳、梳理本文的文言现象。

 

七 板书

 

项羽之死

                                           司马迁

泣——叱——笑

 

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宋)陈郁

 

 

教学法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机会参加学校举办的“首届教坛新秀”评选活动,给我们年轻人一个锻炼并学习的舞台。我上的课文《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都”自主赏析的内容。

本节内容与前三单元“诗歌之都”相比,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我将侧重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异彩纷呈,硕果累累。《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念,这是对语文教育的一次大解放、大促进。但我个人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不少新教学法是脱离实际课本内容的,一些语文展示课已经偏离了语文自身的轨道。而把课文理论越讲越玄,讲台成了演绎“教学法”的戏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成了枯燥无味的“展示台”。因此,我认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追求新鲜的教学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说得好:“莫被传统禁锢思想,不为时尚放弃永恒”。 所以,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散文赏析素养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的教学为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传授——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情景——陶冶式”的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融合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分组探究自己的一些想法,以造成多种不同认识交流和争论的局面,充分利用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自己形成有关结论。

具体就《项羽之死》来说,学生们在高一时已经学过《鸿门宴》,对项羽这个人物并不陌生。新课导入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回顾一下项羽,增强对人物的感性认识。这采用的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新课”。接着,让学生在课堂上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堂好课应该有琅琅读书声。诵读自古以来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古人非常强调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如果语文课堂只是单纯的分析讲解,而缺少琅琅读书声,那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味。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就是以学生熟读成诵为前提,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剖析,最终达到理解掌握之目的。正如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背诵可以增强人的记忆,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只有记住了知识,才能引起思考,记不住的知识,就思考不起来。而熟读、背诵正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是形成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最便利、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

当然,仅仅依靠诵读是不够的。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有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操。这也是现代“情景——陶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为此,我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小标题形式将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出来,形成整体感知。学生可以自己概括出“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再就具体每个场景活动带领学生去探究。

[1] [2]  下一页

,《项羽之死》教案6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