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15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学习导航

       年段:高二        学科:语文        主备:陈淑娟          审核:

       课时:二课时     课型:新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困、古、敏、言、荡、绞、贤、色、就、正、贰等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等。 能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2.深入分析“学”的内涵,领悟其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3.分析、评价孔子“不如丘之好学也”、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观点。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正文,参考注释,完成如下内容。

1、为下列字注音。

 葸(       )      笃(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好古,以求之者也(           )       民不(      )

贤贤易色(                   )

有道而正焉(     ) 不过(        )

3、掌握下列通假字。

闻六言六蔽乎?(           )

不好学(      )

今也则(          )

出则(     )

4、结合注释,翻译每一部分的内容并做简要评析(可以参考达标训练20页学习导引部分)。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学?

① 孔子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② 子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 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第二部分:什么是学的基本内涵?

④ 子日:“由也!女闻六言六蔽乎?”对日:“未也。”“居!吾与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⑤ 子日:“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蒽,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讲礼的重要性,任何人情、为政、做人、都“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⑥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三部分:什么是好学?

⑦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⑧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第四部分:学什么?(4、5、9、10、11则)

⑨《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日:“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5、对照章节文字,概括孔子所说“学”的基本内涵 。 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小组讨论交流)。 

 

 

 

6、课文其他问题研读。   如:对孔子的“贤贤易色”,你怎么看?

 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如对“不迁怒、不贰过”、六言六蔽、“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见附文)的认识。

 

 

 

(二)精彩展示

1、分组展示学习成果,朗读课文,串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3、交流,讨论第5、6题,进一步认识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

(三)测评、反馈www.lexue88.com(www.lexue88.com)

*做达标训练21页高效评估部分习题。

 

三、有关资料:

                   伟哉,孔子的学习观!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子日:“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是这样解释的:“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对学习的认识理解果真如此肤浅,这般武断吗?

    显然不是。孔子讲这番话,语义是深远的,他是立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给出了个人为学的发展史观,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教育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必然归宿。

从行文看,“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是以自己所处的时代为分隔,把两类学者的为学目的进行了阐明、判断。“为已而学”与“为人而学”这种“一分为二”的划分看似不算高明,既然不甚高明,可孔子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个人认为这极可能是孔子对学者基于现实的认识而作出的一种趋势性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

    这里,我们应首先弄清楚为什么“古之学者为已”?

    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封建社会,那时的经济形态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偶有一些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仕、农、工、商的等级意识极为强烈。唯有“仕”者才可以得到俸禄,吃到皇粮,也就是吃国家财政,收入丰厚,让你富甲一方。而且只要一人得道,那么全家可以随同鸡犬一起升天。

    在这巨大利益诱导下,寒门弟子要脱胎换骨,光宗耀祖,就必须顺应当时社会遴选人才的制度,以优学取“仕”,谋得一官半职去享受皇粮奉禄,参与国家的财政分配。这一本(无本)万利的事情谁不愿意去做呢?所以“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有人漏夜赶科举”、“孟母三迁”等等故事,感动和教育了几十代人,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已”。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不仅是人之本性,也符合那个时代社会的精神。可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学者学的是什么呢?用现代的教育来比方,大都是文科的知识,说大了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产生的功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利益既得者的权势和统治,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为官者没有也不需要什么科学技术含量,但必须懂得为官之道。只要你勤奋、刻苦、孜孜以求以至博学,科考之时再弄出一篇上好文章,你就金榜题名,大功告成了,一辈子生活有了保障。全家人跟着你出入车马,鸡鸭鱼肉,享清福了。苦尽甘来,你的人生实现了!

    所以,在古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给自己利益得失带来巨大影响,同时惠及你的家族。事实上,你,以及更多的你“中举”了,也不可能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些学者没有几个是冲着发展生产力去的。你要他“学而怎么样为人”呢?那个时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只要没有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基本安定,社会治安基本良好,为官者就算是“造福一方”了。那个时候不需要“招商引资”,也不很需要“引进”什么科学技术,原创的意识也不强烈。所以,在孔子以前那个时代也就不需要袁隆平的“超级稻”了。可见“学而为人”是不现实的。人家自给自足啊,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技术,那个社会的发展环境也不需要催生出高科技,为人而学行不通。

[1] [2] [3]  下一页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导学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