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务。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课文《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重点讲人类从生物身上得到启发,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以生物为师,进行发明创造。课文的学习有利于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探究”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的结合点。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和手段开展。
一、揭题质疑,确定探究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一来自兴趣,二来自需要。教学开始直接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学生会提出这些问题:题目中的“老师”为什么加引号?人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称他们为老师?
前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解决。“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探究的重点。
[学生的质疑,一方面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筛选出了中心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而提高了探究性学习的实效。]
二、自主学习,体验探究过程
1、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文中找出回答这个问题自然段(3-6自然段)。指名朗读,概括主要内容。教师作板书归纳: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其中“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写地具体详细。
2、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分组学习。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三、四个学生为一组。操作流程:(1)学生自学,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内容,说说人类是怎样从生物身上得到启发的。(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自学所得。(3)选择合适的方式交流小组的学习成果。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内容、学习伙伴都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学习汇报方式也由组内学生协商决定,可以朗读,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做配音演员为图片和视频配音。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中,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体验了探究乐趣。
三、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学生交流小组学习的所得。(1)鸟类、飞虫、鲸、鸡蛋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启发?(2)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3)朗读课文第三段,用课文第四段的内容为视频配音;用握鸡蛋实验介绍“薄壳结构”。
本环节通过小组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合作。合作的过程,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相互学习的、接纳的过程,也是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
四、课外延伸,培养探究习惯
学了这篇课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老师推荐几个网站给大家,鼓励学生上网收获更多的仿生学知识。
其实,人类向自然学习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你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最后教师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仿生学的例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堂教学目的不在课堂,而是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从而让学生走向课堂之外的更广阔的天地。当学生把探究、发现、创造边成一种习惯,“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才算真正落到实处。
,《人类的“老师”》探究学习四步 - 雨花 -
tag: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