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
因:
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
良因说汉王
因举燕﹑代﹑齐﹑赵
德:
今秦失德弃义
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为:
沛公为汉王
谁为陛下画此计者
而:
楚必敛衽而朝
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
几败而公事
从:
从与俱东
张良从外来谒
4. 常见实词
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
汉王之国
即欲捐之
遣良归韩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以固项王意
良说项王
良亡
汉王下马踞鞍而问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
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趣刻印
陛下事去矣
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
度能制桀之死命
度能制桀之死命也
式智者之门乎
偃革为轩
偃革为轩
休马华山之阳
放牛桃林之阴
以示不复输积
以示不复输积
去故旧
韩王成以良从汉王故
5. 常见虚词
良具以献项伯
项王乃许之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
即欲捐之
及魏王豹反
然卒破楚者
然卒破楚者
未尝特将也
汉王方食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
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
今复六国
陛下焉得而臣之
诚用客之谋
王巴蜀
从与俱东
子房前
表商容之闾
而发兵北击齐
间行归汉王
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
陛下焉得而臣之
7. 特殊句式
良具以献项伯
使请汉中地
良送至褒中
从与俱东
又杀之彭城
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项羽急围汉王荥阳
式智者之门乎
以赐贫穷
休马华山之阳
放牛桃林之阴
封其后于杞
覆以虎皮
示以无所为
释箕子之拘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 书写
B. 良亡,间行归汉王 逃跑
C.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 舍弃
D. 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感激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
B.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
C. 侵伐诸侯社稷
D. 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乃以齐王田荣反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因举燕﹑代﹑齐﹑赵
不如因而厚遇之
C.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无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汉王之国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舍相如广成传
A. 陛下焉得而臣之
B. 而发兵北击齐
C. 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
D. 表商容之闾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
A. 良具以(金百溢,珠二斗)献项伯
B. 使(张良)请汉中地
C. 以(钜桥之粟,鹿台之钱)赐贫穷
D. 使(六国)无立锥之地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 其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 “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闾,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 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张良》导学案tag: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