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翻译下列句子
(1) 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2) 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4)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知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5)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反馈练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一5题。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捐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源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乃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工,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主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守仆,居列卿位,布衣蔬菜,禄赐散之旧故宗族。恭俭自守,卒官。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渊典其事 典:主管
B.渊屡陈捐益 捐:舍弃
C.百姓竞劝乐业 劝:劝勉
D.其简开解年少 简:简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
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B. 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 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说明国渊“恭俭自守”的一组是( )
①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②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
③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④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⑤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⑥居列卿位,布衣蔬食
A.①②④ B.①⑧⑥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B. 国渊决狱断刑公平宽恕。在处理田银、苏伯等反贼的余党时,国渊劝谏太祖因人量刑,对其余党从轻发落,终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C. 国渊据实上报斩杀捕获贼兵的数量。他认为,过去的奏报常常“以一为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他并不太张旗鼓,而是先暗中寻找能读解《二京赋》的人,然后套取笔迹,最后根据笔迹捕获写信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译文:
②渊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
译文:
③布衣蔬食,禄赐散之旧故宗族。
参考答案
一、1.D(“简”应为“选拔”之意。) 2C。(都是指示代词,那、那些。A介词,用;连词,表承接关系。B助词,起停顿作用;助词,与“愚”组成名词性短语。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 3。B(恭俭自守,即谦恭节俭,保持操守。②是他屯田的一些做法,表现他的政绩,④⑤是表现他断案如神的,故②④⑤均不合题意。) 4。C(“以一为十”,夸太战绩,是指征讨境外敌寇时的做法,对这种做法,国渊并无异议;他感到羞耻的,是对征讨境内田银等叛贼也虚报战绩的做法。)
5.①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②国渊认为他们(或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 ③ 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朋友。
[参考译文]
国渊字予尼,乐安盖县人。被太祖皇帝任以司空—属下的官职。每每在朝廷上议论政事,总是态度严肃,直言不讳,退朝后再不私下议论。太祖皇帝打算太力推行屯田措施,便让国渊主管这项事务。国渊屡次陈述应当舍弃或增加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用人数量,安排设置官吏,明确订立考核政绩的条例。经过五年的时间,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愉快地耕种。太祖皇帝征讨关中,任命国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在河间谋反,田银等人被打败后,他们的那些余党,按律都应处斩。国渊认为这些人都不是首恶分子,于是奏请不要对他们执行死刑。太祖皇帝准许了他的奏请。依靠国渊的奏请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以前,写斩杀敌兵的奏章,往往以一当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敌兵首级的数量时,则按实数上报。太祖皇帝询问原因,国渊回答说:“征讨境外敌寇时,多报斩杀捕获敌兵的数量,是想夸太战绩,向百姓显示实力。而河间在境内,田银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战胜他们虽然有功,但若虚报战绩,我会感到羞耻。”太祖皇帝听后很高兴,于是提升国渊为魏郡太守。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诽谤朝政,太祖皇帝非常痛恨这种举动,很想知道写信的人是谁。国渊奏请把原信留下,而不把它宣扬泄露出去。那封信很多地方引用了《二京赋》的内容,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太,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要派他们去拜师学习。”功曹挑选了三个人,国渊在遣派前召见了他们,教导说:“你们学的东西还不广泛,《二京赋》是博学多识的书,世人忽略了它,很少有能讲
tag: 井陉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