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且书下注解也比较详细,所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重现实问题的风格。
文题解说
记种树的人郭橐驼。题目点明了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姓郭的驼背,他的职业是种树。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作品简介
这是一篇寓言体的传记,属柳宗元早年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写的,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设事明理之作。
【背景资料】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以致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
课文全解
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首先,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然后,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最后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种树技艺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窥伺效慕,
且硕茂,早实以藩 莫能如
第二自然段结尾设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使读者急于想知道郭橐驼到底有什么诀窍。
第三自然段从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的态度方法的对比中,阐述种树之道在于顺天致性。紧承上文,采用对话形式展开。
要求学生从本段中找出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态度和方法相对比的语句。
以种树态度和方法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
“舒”、“平”、“故”、“密” “拳”、“易”、“过”、“不及”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通过这层层对比,阐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主人公种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得到使木“寿且孳”的结果,与下段中写到的官吏“好烦其令”,从而造成使人民“病且怠”的恶果,这两者也是对比。因此这段的对比也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四自然段以问者的口吻写出“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然后,通过郭橐驼的答语,由养树术推出养人术。他植者“种树”与为官者“治民”如出一辙。
要求学生从三、四两段中找出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相类比的语句。
以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进行类比:
他植者——————(类比)——————为官者
种树马马虎虎 不关心老百姓痛痒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长人者好烦其令”:
“旦视而暮抚”“爪其肤”“摇其本”。 “旦暮吏来而呼”“鸣鼓”“击木”。
“木之性日以离” 百姓在烦琐政令下“病且怠”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联想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要求学生根据三段中郭橐驼的养树术,参考四段为官者的“治民”推出做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养树术—————— (类比)——————养人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其莳也若子” 要爱护老百姓
“其置也若弃” 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第五自然段通过问者之口,说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当官者作为鉴戒。
文章体现了柳宗元进步的“养民”的治国思想。
【内容主旨】
本文借郭橐驼种树的经验和体会,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它们自然生长;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写作特点】
1.简洁生动的语言
本文作为一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和映衬的手法
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
【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豁达——身残而自信)
(2)师:(从第一段可以看出)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为号,不雅,但难得的是,驼竟认为起得很恰当,而且放弃了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勾勒出人物豁达性格。
(3)教师强调应掌握的字词:
病偻 :脊背弯曲。(注意,课本的注音错了,要叫学生纠正过来)
类:似 和……相象
名我固当:名-------为……起名,名词活用为动词。
固--------本来
因舍其名: 于是 连词,表示承接。
二、分析第二段
(1)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tag: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