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本文优美的意境。
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 体味、鉴赏本文优美的意境。
学习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学案:
1、搜集作者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李贺,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2.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二、赏析学案:
1、作者主要是用什么手法来描摹音乐的呢?
衬托,侧面描写 ,从侧面落笔,通过渲染演奏的环境气氛,听众情绪变化来突出箜篌的音乐魅力,
2、前四句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有何艺术效果?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六.小结
这是一曲诗的音乐,一首音乐的诗。美丽的秋空,多情的云,悲啼的“江娥”,满面愁容的“素女”,出产美玉的“昆仑山”,充满神话色彩的“凤凰”,浸染着《楚辞》情调的“芙蓉”和“香兰”,救世的女娲,骤落的秋雨,闻弦起舞的神妪,闻声跳跃的瘦蛟和老鱼,无眠的吴质,露湿的寒兔都融入了李凭惊天地泣鬼神的箜篌的美妙音乐之中。
三、演练学案.
阅读《听颖师弹琴》完成下列题目。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都写了音乐给人的感受,试分析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都没有对弹琴者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而是用侧面描写音乐给人的感受,来烘托琴声优美动听,以此来表现弹琴者的高超技艺。
不同点:李贺驰骋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韩愈主要是描写自己听琴的真实感受。
tag: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