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沙湖教学设计(人教版古代诗歌散文选修)
张金茹 定州二中
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赏析,让学生理解苏轼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疏通文字,理解文意及重点文言字词“相”。
2.能力目标:质疑答疑,提高主动动脑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前提下,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感悟苏轼疏放、乐观的情怀。
教学方法:启发、点拨、探究
教材分析:选修教材中的自主赏析类文本。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积累,能自主判断并分析一些文言语法现象。
一1、导入:余秋雨在《东坡突围》中说“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而另一位文坛名人方方在《喜欢苏东坡》一文中这样评价苏轼:“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都足以证明苏轼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2、背景:
苏轼为官几起几落,可以说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中度过了他坎坷的一生,说起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应该是?一场“乌台诗案” 使苏轼被贬黄州,在此期间,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官场的失意却成就了他文学创作的颠峰。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篇传世名作。那么苏轼经历了一贬再贬,他是否一蹶不振了呢?他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以后生活的呢?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二、文本解读,品味鉴赏
内容提示:本文的第一段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及作者与庞安常相识过程,第二段写同游清泉寺。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及注释,疏通文意。
2、从题目看,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与一般的游记(如《游褒禅山记》)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游记特点: a..篇幅短小 b.不以记游为主)
3、一起来看一下,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它不以记游为主,写的这些事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文章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是怎么写的?
第一部分写人,写庞安常的“异 ”。用的字极少,但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使人物个性极为鲜明。
(2)作者写庞安常只是为了突出庞安常的个性特点吗?请说明理由。
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写庞安常,其实也是在写作者自己。
和庞安常进行类比
a、庞安常以眼为耳,苏轼以手为口——都是一代异人
b、庞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只能作一村医,苏轼诗文绝世,却一生不幸,贬居僻远——拥有相同的境遇
小结:这部分包含了苏轼很深的感叹,上天还是公平的,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让他颖悟绝人,成为一个高人,我呢,尽管被贬说不定也会因祸得福呢,因为我们同为异人嘛。所以从此刻思想开始慢慢转为积极。
(3)第二部分写同游沙湖进一步抒发从容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的人生情怀。
(4)这部分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①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认为过去的就过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情绪消沉低落 ;苏轼认为过去的还有可能回来,老年人还可以回到少年时代。基调积极乐观,蕴蓄着一种催人向上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前途的憧憬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②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奉劝大家“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极其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反其意而用之)
4、体会作者的感情(人生态度)
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自信 ! 乐观!旷达!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一个人不放弃希望,那么他会永远乐观。心态决定命运。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起起伏伏,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人失去信心与希望。
傅雷说:“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有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有老庄随缘自适的态度,也有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笑看困境,笑看人生。
板书:以眼为耳 一代高人 村医
以手为口 诗文绝世 谪居
三、总结:
本文篇幅短小,但有事,有人,有景,有情。信手拈来,随意为文,却又富寓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黄州,这个本为苏轼官场的低谷,却也成就了这位词人,他被贬黄州期间做了大量的诗作,许多流传至今的名作都是那时留下的,所以为官场的低谷也成了其创作的颠峰。难怪余秋雨说黄州成全了苏轼,苏轼也成就了黄州。
四、课外延伸:
鉴赏《定风波》,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找到最具代表性的句子。
定 风 波
苏 东 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五、作业
课下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六、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解决文言知识点,疏通文意。上课时把重点放在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上,用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导入课文。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基本到位。并且突出了这堂课的重难点。不足之处是学生诵读和互动讨论较少,迁移训练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做引导者和启发者。
tag: 教学 沙湖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