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解读。
(1)作者及背景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仔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绎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梁启超17岁中举。1895年3月,随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七书”。同年8月,第一个宣传维新变法的刊物《中外纪闻》创刊,梁启超主持其笔政。强学会成立,任书记员。1896年至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1897年至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并与谭嗣同一起办《湘报》、《湘学新报》。此一时期为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开展的时期,也是梁启超“新文体”大放光彩的时期。1898年入京,受赏六品衔,承办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参预新政,活跃非凡。后因百日维新失败,不得不流亡日本。他在日本继续从事政治活动,尤重办报、著述等舆论宣传。1898年10月他在横滨创办《清议报》。他积极学习日文,广览日文书籍,“思想为之一变”,实与康有为渐渐不同调了。1902年,他又先后主办了《新民丛报》与《新小说》杂志,并开始将其30岁前的作品结集为《饮冰室文集》出版。在此一段时间内,他尽力介绍西方文化,批判中国旧学,鼓吹“新民之道”,言论激进。著述丰富,影响至大,实为其一生著述最辉煌的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他发起、领导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运动,并亲自积极地进行创作实践,取得了不少的业绩。这些业绩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学革新运动中的崇高地位。
1905年,梁启超著《开明专制论》,倡导君主立宪,反对排满革命,与革命派进行论战,遭到批判。辛亥革命后回国出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继而策动蔡锷“护国之役”,参预倒袁运动。后又与段祺瑞合作,助段讨伐张勋复辟,出任财政总长,不久辞职,结束了这一段所谓“无聊的政治”生涯。
1918年冬出游欧洲,于1920年3月归国。之后十年主要从事著书讲学,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学术名著,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的奠基者之一。在文艺方面,有《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美术与科学》、《情圣杜甫》、《屈原研究》、《陶渊明》、《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重要论著。他一生著作自最初结集《饮冰室文集》至1937年陈筱梅编的《饮冰室文集全编》止,约有四十种不同的版本,其中以1932年林志钧所编之《饮冰室合集》搜集较为完备。有关其生平的资料则以丁文江、赵丰编订的《梁启超年谱长编》最为丰富。
梁启超的思想根柢始终未脱离孔孟儒学,而偏取陆王心学、今文经学,并杂取佛学,又广泛吸取西方哲学社会学说,其优点是博而新,其缺点是浅而芜。
本文是《戊戌六君子传》之一,本在《戊戌政变记》卷六第六篇中。作者熟知传主的经历与性情,故所述真实可信感人。传记以翔实的史实,记述了戊戌变法运动的整个过程,高度颂扬了谭嗣同为变法维新鞠躬尽瘁、临危不惧、杀身成仁的精神。是后人了解谭嗣同的重要文献之一。
(2)基本解读。
全文共分6个自然段,下面分别解读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介绍谭嗣同的出身、性情,交代其初学新学的情况。
【补充注释】
①[故操心危,虑患深]语出《孟子·尽心上》。内云:“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意思是说,受疏远的大臣和地位卑贱的儿子,经常操心着危难之事,深深忧虑着祸患降临,所以能通达事理。
②[弱冠]《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
③[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此事疑误。据谭嗣同《三十自纪》纪光绪元年到二十年的游踪非常仔细,但没有说到过新疆。王蘧常《梁启超选集》注认为,谭嗣同虽然得到过刘锦棠的保荐,但并没有游他的幕。
第2自然段,介绍谭嗣同撰述《仁学》的由来及其在湖南从事新政的情况。
【补充注释】
①[君则激昂慷慨,大声疾呼]甲午战败之后,谭嗣同曾经著文提出必须酌取西方富国之术,进行彻底变法的主张。他的变法具体主张有:变衣冠,迁都中原,与天下更始,改革漕务、河务,讲求水利,废除科举,创办各类学校,举办铁路、矿业,振兴工商业,改用钞票等。
②[需次]挨着次序,等待补官的意思。
③[适拜]恰好就任。
④[某某]这里缺名,怕的是牵累别人。据王蘧常《梁启超选集》注的考证,大约是皮锡瑞、唐才常、熊希龄三入。
⑤[蹈厉奋发]精神振奋,行动积极。
⑥[并力经营]一起出力经营。
第3自然段,介绍谭嗣同北上从事新政的情况。
【补充注释】
[扶病入觐]带着病朝见皇上。
第4自然段,介绍谭嗣同密谋袁世凯,以图解救光绪帝的情况。
【补充注释】
①[旷代]当代没人比得上。
②[不世之业]一世无比的事业。
⑧[袁幕府某]王蘧常《梁启超选集》注认为,此某似为徐世昌。
④[慰帅]袁世凯字慰亭,又统率军队,所以称他“慰帅”。
⑤[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指光绪二十二年(1896)胡景桂(当时任御史)参劾袁世凯克扣军饷一事。参劾,弹劾(上奏章揭露某人的缺点)。
⑥[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而自己查办洗雪慰帅的罪名来讨好慰帅。日本内藤顺太郎《袁世凯传》:“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御史胡景桂论小站之兵事,谓浪费国帑,诛戮无辜,于是北京政府派荣禄仔细检阅,覆奏具称军队甚为整备,袁蒙温谕。”市恩,把私人的恩惠来讨好人家。
⑦[操、莽之才]曹操、王莽一样的人才。
⑥[丁宁]郑重嘱咐的意思。
⑨[漏三下]打三更。
⑩[变遂发]戊戌政变就爆发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后,荣禄连夜进京见西太后,第二天(9月21日,即初六日)清晨,西太后囚禁光绪皇帝,随即垂帘听政(亲自执掌政权),大肆捕杀、通缉、罢免维新派人员,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第5自然段,介绍谭嗣同被捕及就义的情况。
【补充注释】
①[擘(bò)划]计划、布置。
②[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它难做,却尽力去做到它。
③ [伊藤氏]伊藤博文,曾任日本首相,执政期间曾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来华访问,以探明中国政局。
④[侠士]指当时北京的豪侠之士大刀王五。
⑤[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1898年9月29日(八月十三日是夏历)杀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于北京南城菜市口,谭嗣同等六人被称为“戊戌六君子”。
第6自然段,介绍谭嗣同的治学及著述情况。
【补充注释】
①[泰西](旧时)指西洋(主要是欧洲)。
②[格致]《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朱熹注:“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因此清末称物理、化学、博物等叫做格致学。
⑧[持躬严整]修身严肃齐整。
④[面棱棱有秋肃之气]面部棱角分明,有端庄严肃的气质。
(3)精华鉴赏。
本文是《戊戌政变记‘殉难烈士传》中的一篇。作者本人是“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之一,与传主谭嗣同的接触较多,故对其思想与经历有较深的认识。本文通过一些有说服力史实——撰述《仁学》、参预湖南新政、入京参政、谋划救主、以身殉主等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学术精进、新政有为、死难无惧的维新志士形象。作者在叙述上述史实的时候,善于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对史实进行详略不一的处理。对谭嗣同建议皇上施恩袁世凯,并亲身劝说袁世凯救主的过程记载甚详,对谭嗣同被捕的经过也有较为详实的交代,这些都是谭嗣同一生做过的光辉照人的大事,最能见出他的情怀与品格。谭嗣同立场坚定、敢作敢为、忠于圣主、视死如归的气魄就是在这些事情中得以表现的。
,传记选读《谭嗣同传》参考资料tag: 参考资料 传记 谭嗣同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