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94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1.课文解读。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号牧斋,又自称牧翁、尚湖、蒙叟、绛云老人、虞山老民、聚沙居士、敬他老人、东涧遗老等。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时官礼部侍郎。清顺治二年(1645)迎降,授宫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顺治三年(1646)称病归里。次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牵连入狱。出狱后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秘密进行反清斗争。他曾是明代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南明时却依附马士英、阮大钺,后又事清,丧失大节,为士林所诟病。事后,他又与南明的抗清力量,如瞿式耜、郑成功等暗中联系,支持和参与反清活动,曾给永历桂王“上陈三局”,为其谋划,密件载《瞿式耜集》卷一《报中兴机会疏》里。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发动金陵之役,他前后奔走,赴金华和松江,曾策反清军将领,还秘赴郑成功军营晤谈,与明遗民如黄宗羲、阎尔梅等密切往还,忏悔自赎,取得世人的谅解。

    钱谦益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家筑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收集明代史料的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辑有《列朝诗集》。

    在明朝,钱谦益仕途蹭蹬,郁塞苦闷。《初学集》中的诗歌,愤慨党争阉祸,痛心内忧外患。《乙丑五月削籍南归十首》、《费县三首》、《狱中杂诗三十首》等诗,既有清正之士的孤愤,也有失意者的感喟。他退居林下期间,为柳如是所写的恋慕诗、唱和诗,以及游黄山的一组诗歌,清新可诵;而描绘黄山壮丽美景的山水诗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入清以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国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楚囚”哀音。

    钱谦益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代的复古派与反复古派既有尖锐的批判,也各有择取。对复古派取其借鉴古人精神,但不囿于“汉魏盛唐”;对反复古派取其申写性灵,但摒弃其“师心而妄”、“轻才寡学”。他强调时代、遭遇、学问的重要性,建立了“诗有本”的真情论,以真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感情为核心,达到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他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对补救明代七子模拟盛唐与公安、竞陵的粗疏草率、幽深孤峭,确立有清一代的诗风,起了先导作用。他所作诗歌叙事抒情,各体兼擅,尤工近体,七言律诗情词怆恻,沉雄苍凉,入杜堂奥,学得神髓,长篇和组诗动辄几十韵和上百韵的有几十首之多,显示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钱谦益以知情人的身份写作的《徐霞客传》,极力赞扬徐霞客独立特行的品格,能存一代学人之事迹,是中国古代传记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2)基本解读。“

    《徐霞客传》全文分成10个自然段,下面分别解读各段的主要内容。

    第l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出身及其家庭背景、性情气质。

    【补充注释】

    [触隅]碰到边沿。

    第2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早期出游的情况。

    第3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早期出游的特点。

    【补充注释】

    ①[襆(fú)被]用包袱装衣被。

    ②[治装]整束行装。

    ⑧[裹粮]包裹食物。

    ④[扳(pān)援]攀援。

    第4自然段,介绍徐霞客“争奇逐胜”的出游经历。

    第5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母丧服阕”后“益放志远游”的情况。

    【补充注释】

    ①[火食]用火煮熟东西吃。

    ②[剧谈]特别开心地谈论。

    ⑧[经纬分合]纵横变化。

    ④[中国]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第6自然段,介绍徐霞客“丙子(1636)九月”开始的西游经历,对他在静闻死后表现出的义气表示赞赏。

    【补充注释】

    ①[辞家西迈]《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辞家西迈”,辞家西行的意思。

    ②[被创死]被伤害致死。

    ③[贵竹]《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贵筑”,未详孰是。

    ④[石门关]原作“玉门关”,《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石门关”,当以“石门关”为是。

    ⑤[中夏]泛指中原地区。

    ⑥[方外]原作“外方”,《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方外”。

    ⑦本段辨正:本段所述游踪有误。据《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年谱》云:  “今观游记,静闻卒于游衡岳之后,一误也。先生未尝自湘赴四川,二误也。寻盘江在游金沙、澜沧之前,三误也。故潘耒(次耕)序先生(游记)云:‘往年钱牧斋奇霞客之为人,特为作传,略悉其生平,然未见所撰〈游记〉,传中颇有失实者。余求得其书,知出玉门关(按玉门应作石门)、上昆仑、穷星宿海诸事皆无之;足迹亦至鸡足而止。’作者于民国十年,讲演于北京之文友会,亦辩其未到川藏,时尚未见潘序也。”编者按,潘耒说钱谦益未见《徐霞客游记》而作徐传,不确。详见下面“相关资料”部分所引用《嘱徐仲昭刻游记书》一文。从该文看,钱谦益见到过《徐霞客游记》,只是未及细读罢了。

    第7自然段,介绍徐霞客《溯江纪源》的地理发现。

    【补充注释】

    ①[乃泛滥中国之始】原作“乃泛滥国之始”,《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乃泛滥中国之始”。

    ②[中国入河之水为省五]指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  (见《徐霞客游记·溯江纪源》)

    ③[入江之水为省十一]指长江流域的陕西、四川、河南、湖广、南直、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浙江。  (见《徐霞客游记·溯江纪源》)

    第8自然段,介绍徐霞客的滇南抒怀。

    【补充注释】

    ①[布衣]普通百姓。

    ②[恨]遗憾。

    第9自然段,转述刘履丁的话,介绍徐霞客辞世的情形,对徐霞客重友情的品格予以褒扬。

    【补充注释】

    [据床]躺在床上。

    第10自然段,将徐霞客与王玄冲比照,对其出游的贡献进行总结评述。

    【补充注释】

    ①[教息】《徐霞客游记》附录《徐霞客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作“数息”。均为佛教用语,指一种靠静念调养身体的方法。

    ②[负笈而去]背负箱子走开了。

    ③[殆庶几乎]大概差不多吧。

    (3)精华鉴赏。

    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本文为我们留存了徐霞客的动人事迹。作为一篇传记文,本文并未对徐霞客的一生作详细的描述,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传主性格与成就,也最能打动作者心灵的事件来写。从本文所写看,徐霞客是一个性喜山水(“奇情郁然,玄对山水”“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善游山水(“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濮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菁,扳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盔岩为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猩父为伴侣。T罗T罗粥粥,口不能道词;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争奇逐胜(攀登雁山绝顶可以为证)、重视亲情友情(孝敬母亲,与陈木叔、黄道周友好,黄道周入狱后,他特意派长子前去探望。背负静闻尸骨,了其心愿。赠作者奇材虬根等等)、富于科学探究精神(游览必定实地考察,“其书数万言,皆订补桑经郦注及汉宋诸儒疏解《禹贡》所未及”)的人。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借王玄冲比拟徐霞客,对徐霞客的价值予以评价,见识高超。

    本文引用了传主的一些言论,均能传神地表现出传主的性格。徐霞客性格好胜、能吃苦,对自己的一生颇为满意,都是通过自己的言谈表现出来的,这就使这篇传记显得很有真实性。

[1] [2] [3] [4]  下一页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