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94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命题意图:这道题意在通过探讨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学生认识,良好的家庭互动,也是一个人成功的要件。特别在中国古代社会,受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出游是很不容易的,父母的理解就更加重要。

    参考答案:从文中看,徐霞客的母亲是一个支持儿子的母亲,她鼓励儿子出游,这对徐霞客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然,徐霞客也是一个孝顺母亲的儿子,他“力耕奉母”,和母亲心灵相通,“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直到母亲去世以后,他才“益放志远游”。

    (3)第三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考查学生评价人物的能力。

    参考答案:应该是同意的。因为在徐霞客之前,还没有人像他这样致力于山水游览,且取得如此高的科学成就。在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

    (4)第四题命题意图及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考察学生掌握字词的能力与水平。

    参考答案:    ,

    ①郁然:感情充沛的样子。

    ②绠汲:像同绳索打水一样(地攀援)。

    ③支缀:(呼吸)困难的样子。

    ④驭风冯云:乘风驾云。冯,通“凭”。

   

3.相关资料。

    (1)钱谦益论《徐霞客游记》资料两篇。

                          嘱徐仲昭刻游记书

                                     钱谦益

    侯伯旸来,知先生有长歌见赠。顷从祉生得之,隋珠和璧,错落扇头。至于片言相许,千古为期,被断缁以青黄,鲜混沌之眉目,俾得传之其人,藉以不朽,则虽有百朋之锡,连城之割,岂足以逾此哉?

    万卷劫灰(编者按,钱氏有绛云楼,藏书万卷,十月尽毁于火,故云),一身旅泊,一意抛弃世事,皈心空门;世间声名文句,都如尘沙劫事,不复料理。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灭,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闻其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账簿。此所以为世间真文字,万万不可改换窜易,失却本来面目也。知先生自有卓识,并与子玉昆仲具眼者商之。老眼多花,尚思见此奇宝,作点眼空青也。信笔附谢,何时更得一握手,快所欲言,徒有搔首耳!至后一日某顿首。仲昭征君仁兄有道。

                          

嘱毛子晋刻游记书

                                          钱谦益

    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惜其残缺,仅存数本。仲老携来,思欲传之不朽。幸为鉴定流通,使此等奇人奇书,不没于后世,则汲古之功伟矣。诗集序可附稿来,另写登梓。未刻经目并云楱经,直乞借一看。

    (选自《徐霞客游记(下)》,上海古籍出版:~~1980年版)

   

(2)有关钱谦益的评论一篇。

                                  小议钱谦益

                                         邹纪孟

    中国人特别讲究“节”,什么叫做“节”?按照孔子的说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叫做节;按照曾子的说法:“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就叫做节;按照孟子的说法:“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就叫做节。其实,节的核心内容,还是“从一而终”,你最初选择了什么,就要永远忠实于什么,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困苦危难,都毫不动摇;即使你后来发现你的选择是错误的,或者你所选择的东西本身发生了逆转,你也不能后悔,否则就是“失节”。比如女人,你嫁了一个男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这个男人是个什么东西,无论他怎么对待你,你永远也不能背弃他,即使他死了,你也不能改嫁另外一个人——这是在伦理道德领域。在政治领域,指的则是对于一君一主、一朝一姓的忠诚,无论这个君主是明是昏.是仁是暴,这个王朝是使百姓安居乐业,还是置百姓于水深火热,是蒸蒸日上,还是日薄西山,你都要毫无保留地效忠于他。如果你中途发现,你所忠于的东西与你最初信奉时所看到的、所希望的并不一样,或者原本一样,后来对方变化了,向着坏的方向变了,你也不能改变。这就叫“好男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如果你改变了,便叫做“大节有亏”。在夫妇关系上,便叫做“荡妇”,在君臣关系上便叫做“叛臣”,总而言之,是非我族类,人人得而诛之。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节”的某些观念,已经有所改变,比如,在夫妇关系上,“烈女不嫁二夫”这个堤防已经突破了,现在,离婚、改嫁,已不再是有辱门庭的耻辱之事,甚至变得十分时髦;而“烈女”、“节妇”也不再是对女子的褒奖了。其实在这个领域,即使在古代,甚至在理学最为盛行的宋代,藩篱也不是那么严密,李清照不是改嫁了吗,唐婉(陆游之妻)不是也改嫁了吗,她们也并没有被当时的人所鄙视。

    然而,在政治领域,“好男不事二主”的观念,几千年来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前不久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写的是明清之际的一段历史,作者对其所写人物的评价,所持的便是这种标准。作品的主人公为大名鼎鼎的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生活在明清易代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改朝换代之际,处境最为尴尬的,便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君臣大义、伦理纲常为安身立命之本、出处行藏之则的大臣们。拉旗造反的头儿们,如刘邦、杨坚(隋文帝)、李渊(唐高祖)、黄巢、赵匡胤、朱元璋、李自成等无所顾忌,成者王侯败者寇,豁出去赌一场。亡国之君们,如刘禅、孙皓、陈后主、李后主、宋徽钦二帝、明崇祯等,更是无可选择,气数已尽,在劫难逃,只好拱手将江山让给别人,至于自己的生死存亡,节烈点的,以身殉国,如崇祯,但几千年也只有他一人而已,其他的只好听天由命,完全交由新主子安排。老百姓更是无所谓,自古以来,只有所谓“忠臣”,没听说有什么“忠民”,谁掌权,他们也是耕田种地,当差纳粮。掌权者管得松点,使他们能吃上口饱饭,过上点安生的日子,他们便是顺民;被掌权者逼得活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便成了乱民。唯独大臣们,一个“忠”字,如同思想和精神的紧箍咒,牢牢地控制着他们。“忠臣不事二主”,这是一个臣属必须奉行的基本原则,至于这个“主”是个什么样的,是昏是明,是残是暴,可以不必管他;而在这个“主”的统治之下,

老百姓是死是活,更是无须放在心上。原来所谓的“忠”,只是忠于君,忠于上,而不是忠于民,忠于下。如果那些被暴君压迫得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敢于犯上作乱,那就毫不留情地镇压他,扼死他。几千年来,几乎所有的臣属们都是这样做的,他们得到官方和正统史学的肯定、赞扬。如果有人敢于对造反的百姓表示同情、甚至起而响应,那就是乱臣贼子,会被官方和正统的史学所否定,被口诛笔伐。

    这里所说的改朝换代,仅仅指的是江山易姓,如汉取代秦,唐取代隋,清取代明,至于一家一姓之内的帝位更迭,则不在此例。如韩愈、白居易等一生历仕多位李唐皇帝,谁也没有说他们不是忠臣。当然也有例外,如明朝的朱棣取代朱允蚊,闹得不可开交的双方,原本是一家人,你让做臣下的如何是好?方孝孺等人只承认既成事实,选择了维护旧主。当时作这种选择的,有一大批人,光李贽在《续藏书》中以“逊国名臣”名目开列的名单,有名有姓的就有约二百人,尚有四百余人没有留下姓名;据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株连而死的,竟多达两千余人。为了一个孱弱的皇帝,竟然有那么多人付出了生命,那景象,也真令人惊心动魄!但也有些人作了另一种选择,即拥立新主,除姚广孝外,还有不少是建文帝所倚重的大臣,如当朱棣打到南京时,开门迎降的,竟是原来受命讨伐朱棣的大将军李景隆。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背叛,但《明史》也没有将他列入奸臣名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
《传记选读《徐霞客传》课文解读》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