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99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师:大家的成果已经展示完了,听了各组的小结,每个组对项羽的评价出现了差异,同学们能否谈谈你们赞同或者不赞同哪组的观点,理由是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辩论)

3、教师小结:

师:听了刚才大家的讨论无论是赞同项羽是个英雄的还是说项羽是个武夫的,都是有理有据的,看来每个同学对项羽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也想来谈谈我对项羽的看法。

我觉得刚才大家说的都没错,其实本来项羽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是复杂的,是多样的,他英勇善战,却疏于谋略;他爱人礼士,又刚愎自用;他残暴急躁,又仁和慈悲;他豪爽直率却也轻信偏听。正是由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才使得项羽是那么的生动而真实,才会引起后人的争议,我们看很多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所以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而同学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对项羽人物形象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因为项羽这个人物本来在社会中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同学看到的是项羽作为英雄人物的角色,项羽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他力能扛鼎、能征善战,他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而第二组的同学看到的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角色,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目光短浅、优柔寡断,可以说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却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所以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没有错,你们只是站在项羽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去评价的。其实,每个社会中的人都会因身份的不同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站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去看,得出的评价自然也有所不同。

另外, 从同学们作为读者自身的角度看,读者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也会受时代背景、自身的阅历、价值观的影响。 我们来看看古代诗人评价项羽的诗歌,也是有不同的观点的。

(展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和杜牧的《题乌江亭》)

师:这两首诗都是评价项羽的,可是作者的对于项羽的评价却是不同的,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生7:李清照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壮烈的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歌可泣。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经历过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南侵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逃命软弱无能。所以作者歌颂项羽的不苟且偷生的气节。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批评了项羽胸襟不够宽广,缺乏大将气度,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强调须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这个他自身的经历也有关。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又历经磨难,最好终于功成名就。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必能“卷土重来”。

师:由此可见,李清照和杜牧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自身的经历不同,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刚才大家对于项羽的评价有多种观点是正常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拓展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的探讨了项羽的性格特点,了解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在历史上和文学作品中颇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比如刘邦、曹操,请大家在课后以《刘邦,我想对你说》或《我看曹操》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吧。


上一页  [1] [2] 

,《项羽本纪》课堂实录(粤教版高二《传记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