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317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从审美倾向上看,风情戏的主要基点是对人物发自内心的肯定,充满热情的赞颂。对霍小玉爱郎、盼郎乃至恨郎的过程推进,都是为树立起这一痴情女的正面形象与可贵风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恋,有若金童玉女的般配,更堪称青春的偶像、挚爱的化身。而政治戏的基点在于对主要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否定。《邯郸记》中自上而下,权贵者无一不贪婪,发迹者无一不腐败,所以政治戏始终以揭露和批判作为审丑手段。风情戏中的儿女情往往是真善爱的体现,政治戏中的官僚行径则无一不是假恶丑的典型。前者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的肯定与期望,后者则表现了对生存环境无可救药的痛心疾首。
  从哲学主张和理想皈依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时刻高举真情、至情的旗帜,而政治戏则反映出矫情、无情的可憎可恶。风情戏不仅在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充沛的理想,而且这种理想和最后权威的裁决是一致的。霍、李的团圆最后还是借助圣旨的权威才得以成就,杜丽娘亦是让皇上充当了证婚人的角色。这说明汤显祖对最高统治者还抱有一定幻想。政治戏中的官僚社会整体腐败不洁,汤显祖便在很大程度上把仙佛两家的出世理想与终极权威联系了起来。然而封建王朝和仙家佛国都没能让汤显祖真正心折。他也看出了时代的衰微和仙佛的虚幻。汤显祖曾向朋友表达过其痛苦莫名、出路难知、悲哀难告的心曲:词家四种(临川四梦),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从曲词风格上看,汤显祖的风情戏妙在艳丽多姿,政治戏则显得尖锐深刻。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称赞汤剧中的风情戏极品为《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引得林黛玉心动神摇益发如痴如醉,站立不住。政治戏《邯郸记》则与此不同,如《邯郸记·西谍》中的词陇逼西番,为兵戈大将伤残。争些儿,撞破了玉门关。君王西顾切,起关东挂印登坛,长剑倚天山,其壮阔的境界与《牡丹亭》中的缠绵婉转大异其趣。

临川四梦在艺术上也有不少缺点:《紫钗记》关目稍嫌冗漫,曲辞犹带靡缛。而《牡丹亭》在结构上确有些旁枝逸出、头绪纷繁的毛病,尤其后半部过于拖沓,不少场面显得臃肿。某些庸俗甚至色情的描写,不必要的低级的插科打诨,都有害于思想上的严肃和艺术形象的完整。

至于后二梦,在戏剧艺术方面确有较高成就,历来受到人们赞扬。王骥德曾说:至《南柯》、《邯郸》二记,则渐削芜颣,俯就矩度,布格既新,遣词复俊,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路径。(《曲律》)近人吴梅也认为后二梦直截了当,无一泛语,增一折不得,删一折不得(《戏曲概论》)。但这两部戏曲在内容和写法上也确有不少消极倾向,特别是把虚无飘渺的神佛世界加以美化,以图解某些宗教观念。

此外,不容讳言,不合音律也是临川四梦的共同缺陷,王骥德曾评之曰: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齚舌。(《曲律》)

临川四梦中成就最高的是《牡丹亭》,王思任在《牡丹亭叙》中说:若士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尽管剧本在音律方面确有不少地方佶屈聱牙,多令歌者咋舌,但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现实,表达了进步的愿望和理想。故此剧一出就获得了当时人民的广泛喜爱。

第四节 汤显祖的影响

  以《牡丹亭》为代表的临川四梦相继问世后,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说: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陈石鳞在《玉茗堂全集序》中说:四梦记,真堪压倒王(实甫)、董(解元),轹关(汉卿)、马(致远)。张琦《衡曲麈谈》说,此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实甫《西厢》交胜这些提法的实质当然不一定是抑彼扬此,而是把汤显祖及其作品划入了早有定评的最佳剧作家及其杰作的行列。
  有一大批剧作家直接受到了汤显祖的影响。他们从剧本的立意构思到曲词的风格融铸,都刻意模仿汤显祖的剧作。戏曲史上称之为玉茗堂派或者临川派。通常认为这批剧作家有吴炳、孟称舜、洪和张坚等人。吴炳的《粲花别墅五种》,被梁廷楠《曲话》定位为置之《还魂记》中,几无复可辩。孟称舜的情爱戏也写得深情婉转。洪的《长生殿例言》说: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可见《长生殿》受汤显祖影响之深,不仅在词采,更在于全剧的情旨追求。就连孔尚任的《桃花扇》亦处处可见汤显祖渊源。宋荦《题桃花扇传奇》誉之为新词不让《长生殿》,幽韵全分玉茗堂。《品花宝鉴》亦借人物华公子之口,称赞孔剧的《访翠》和《眠香》两出戏:这曲文实在好,可以追步玉茗堂四梦,真才子之笔。张坚的《玉燕堂四种》受汤显祖启示尤多。他在《梦中缘》自叙中极力歌颂梦之所结,情之所钟也,从自己神游幻境的美梦发展到剧作中情缘深深的奇梦。邹升恒在该剧题词中说,知音何在?玉茗堂前刚一派;色色空空,勘破尘缘一梦中,将张坚的创作情结与汤显祖的创作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除了吴、孟、洪、张等作家常被归为玉茗堂派之外,《风流院》的作者朱京藩也值得一提。他把汤显祖本人写进戏中,作为风流院主;再把读《牡丹亭》伤心而死的冯小青魂灵安置在风流院内,由一书生拾得小青题诗,因情缘相投也魂归此间。在汤显祖等人的扶助下,小青乃与书生还阳成婚。此剧的明刊本眉批认为,由《牡丹亭》到《风流院》,后者有所发展,而决非简单拟作。
  应该说,汤显祖同时代的剧作家和后代剧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方面受到其深刻启迪。就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案2》相关文章

tag: 牡丹亭  , 综合资料,综合资料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综合资料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