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项羽之死》学案2

《项羽之死》学案2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44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项羽之死》学案2,

②以故汉追及之

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④汉军至,无以渡

⑤不忍杀之,以赐公

(3)之

①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我何面目见之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

④马之千里者

(四)、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项王军壁垓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直夜溃围南出                4、亦足王也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五)、文言句式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左,乃陷大泽中                

3、然今卒困于此                   

 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六)、固定结构

1、骓不逝兮可奈何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三、赏析课文:

1、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第一段 垓下之围

主要情节:

动作描写:

性格特点:

第二、三段:东城快战

主要情节:

行动描写:

性格特点: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主要情节:

语言描写:

性格性格:

2、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表现了项羽性格中的哪些特点?《鸿门宴》和本文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请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4、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分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四、片段写作训练

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A、做人必须要有尊严

B、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士可杀,不可辱尊严比生命更重要

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项羽之死》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及翻译文中几个较难的句子

2、学习《史记》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重难点:学习多侧面展示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内容和过程:

一、预习学案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赏析学案:

1、结合课文情节,分析项羽性格特点:

第一段垓下之围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动作描写:惊——起——饮——歌——泣

性格特点:心理脆弱,多情善感

第二、三段:东城快战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东城快战

行动描写:三次行动

性格特点: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主要情节: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自刎而死

语言描写:天之亡我  无颜见江东父老

性格性格:宿命思想、知耻重义

2、在《鸿门宴》中,司马迁表现了项羽性格中的哪些特点?《鸿门宴》和本文对项羽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1)、《鸿门宴》: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2)《鸿门宴》一场写多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塑造项羽的形象《项羽之死》连续集中地写一个人,通过三个连续的事件集中笔墨塑造项羽的形象

3、请学生评议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肯定的、否定的都可主要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4、课后有几首评价项羽的诗歌大家分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那些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明确: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

 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上一页  [1] [2] 

,《项羽之死》学案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