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内容提要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文言知识整理
(一)实词积累
1. 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 “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 “内”通“纳” “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通“佯”
(6)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
2. 古今异义词 www.lexue88.com(lexue88.com)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
诽谤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句中古义: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稍句中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句中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 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 (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 (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沛公引兵西 (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 (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 (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使……与众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 (使……活命)
沛公从百余骑 (使……跟从)
2. 意动用法 www.lexue88.com(lexue88.com)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为苦)
沛公然其计 (认为……正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约分王关中 (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驾着白马白车)
都彭城 (定都)
4. 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向北)
夜往见良 (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在途中)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与……交好)
高祖竟酒,后 (留到最后)
吕媪怒吕公曰 (对……发火)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赶在诸侯之前)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 (怪现象)
大王起微细 (平民,卑微的身份)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 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 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 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是以兵大败
(四)句子翻译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
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并把郦食其请到上座。
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
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再说,我之所以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您应当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高祖本纪》学案(教师版)tag: 教师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