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指导阅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指导阅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56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指导阅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分为12个专题。第二专题是“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本课要学的《望月怀远》系教学篇目,《送魏万之京》系自读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的诗歌。就诗歌特征来说,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而言的。

    盛唐诗歌的风骨主要包括:

    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另列一个专题学习,教师在教学本专题时,应当让学生有个整体感受。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2、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整体熟悉,重点学《望月怀远》

一、导入

我们知道,初唐诗歌已经逐渐摆脱了齐梁绮靡婉媚的诗风,表现出了“风神初振”的特色,经过初唐的孕育,盛唐诗歌表现出了“声律风骨兼备”的气象。

    盛唐诗歌就时间上来说,是指开元、天宝至大历初年。所谓“声律风骨兼备”是就这一时期的诗歌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的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特征:

    ①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③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

    盛唐诗歌的声律完备主要是指律诗体裁的成熟和普及,诗人们已经能娴熟地使用这一体裁表情达意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杜甫是典型代表)。古体与律诗的截然划分,以及歌行与绝句的兴盛,都是盛唐诗歌达到高潮的标志。

    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

   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最杰出的代表:李白、杜甫,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所以我们的教材在后面为这两位大诗人设了专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二、朗读

三、简介作者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后人评论唐诗的转变,多以陈、张并称,“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四、理解

1、看注解,发挥想像,理解下列加线词句

望月怀古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交流

(天涯共此时:天涯,跳跃省略了内容,指远隔天涯海角的亲人。共此时,此时共同翘首望月,互相思念。全句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

情人:有情之人。

遥:漫长。

竟夕:亦即通宵。

怜:有怜惜之意。

滋:侵袭。

不堪盈手:不能满手捧上月光。

梦佳期:佳期,指相聚。)

五、赏析

1、本诗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

(    “隔千里兮共明月”—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 [2]  下一页

,指导阅读《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