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如果处在项羽的位置,他是万万要上船渡江的。刘邦在逃离彭城的时候,为让马车跑得更快些,不惜数次将亲生儿女推下车。他在荥阳兵败的时候,让部下装成他的模样送去给楚军砍头,自己称机悄然逃离。刘项的根本差别也在于此。
刘邦赢得了天下,项羽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怀念。项羽是推翻暴秦的第一功臣,是人民心中永不倒下的战神和爱神。他没有成为中央集权的最高统领者,却活在了广大民间百姓心中。人民没有按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传统眼光看待他,而是用评书、戏曲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他“破釜沉舟”的气概、“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悲壮一代一代地传颂下去。国粹京剧走出国门,西楚霸王这一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项羽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是不朽的。
难怪李清照要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叹。
人生自古谁无死,能够死得这样地灿烂,这样地辉煌,死得其所!
项羽为什么不过乌江 泪痕漫评秦汉历史七
项羽自杀了!
他的死本是秦末历史上,最大快人心的事。当然了,就泪痕看大约是如此的。
第一、项羽从来不是仁慈爱人的统治者,相反是以残忍嗜杀闻名当时的。
第二、项羽的死,标志着中国从普遍意义上开始进入一个长久的和平时代。
但后世学者,对于项羽之死,都感到悲伤、遗憾!泪痕实在感到好笑极了、也奇怪极了。
后来泪痕看历史,渐渐明白了。学者们写历史大约都是给帝王将相做家谱。什么社会、民生,在他们眼里都无足轻重!
项羽之死,是秦末最大快心的事!当然就泪痕看!
就好象泪痕看到老蒋三年丢掉大陆一样。这是中国现代史最大快人心的事!
后世所谓史学家写历史,都不过是为帝王将相编传奇故事罢了!所以项羽这号人的死,在人们心目中总是很了不起的!
项羽为什么自杀?泪痕以为简单极了,穷途末路罢了!
后世人总喜欢编造什么,假如项羽过乌江就能怎样、怎样的神话!泪痕以为这纯粹不过是编神话罢了。
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时势造英雄、英雄不过是顺时势罢了!关于这一点,司马迁、贾谊早就论述过了。泪痕只奇怪,现在许多自命马克思主义的人,居然连这都不懂!
陈胜、吴广是什么人?智慧、武功、胸襟、用兵、实力都非常一般。翻开从前历史,比他们本事大十倍的人多的是!但他们振臂一呼,使偌大的秦国瞬间土崩瓦解!而那些才能、智慧、胸襟、实力远胜于陈胜、吴广的人,都只能面对强秦的打击苟延残喘。
为什么?时也,势也。如果陈胜、吴广早生二三十年。打死他们,也不可能会建立这种功业。
所谓项羽八千人起兵而终称霸天下的事,与此有什么不同!
项羽在从前率八千人就可以争霸天下,并不意味着他后来仍然可以重复这种功业。
就好象老蒋当年起兵东南一隅之地,据说起家的全部家当也不过两三千学生军罢了。最后老蒋君临天下二十多年!
这并不意味着老蒋后来仍然可以重复这种辉煌。老蒋倒是没有自刎海峡边,结果呢?不照样因为复杂的国际背景才偏居一岛之上。否则?单凭他的实力恐怕早就被押上法庭接受人民的审判了!
后来,老蒋兵败如山倒。据说动则强调这段辉煌的历史,说什么自己曾率两三千学生军争雄天下。意思自己终有一天,还会重复这段辉煌历史的。
但结果呢?这根本不过是梦话罢了!
乌江是多宽一条江?一条小船都能把项羽连人带马载过去!这种江?对于一个拥兵数十万的大军事集团而言,有什么意义?真能阻挡追兵吗?不要说小小乌江了,就是天堑长江在这种背景下,也不可能阻挡追兵的!就算项羽逃过乌江,小小的一条乌江就能阻挡数十万大军在后面的追赶?
项羽渡过乌江,恐怕还没有重整旗鼓,大批追兵就已跟来了!
后世总喜欢说项羽率八千子弟兵而争雄天下。就象老蒋在兵败如山倒之际,总喜欢说自己曾率两三千学生军争霸天下一样。
泪痕不否认这是事实!
问题:这两位老兄也曾拥有最强的军事集团,却被敌人打得一塌糊涂!拥有最强的军事集团,尚且被打得成副德性。让他们再率几千军队,岂非更不值敌人一打了?
鸿门宴时,项羽势力何等强大,但仅仅几年时间就成了光杆司令亡命于乌江边上!
项羽没有渡乌江,于是惹来众多好事之徒猜测。
项羽的确曾率八千子弟兵,争雄天下并成为当时的霸主。
但蒋介石也曾率数千学生军争雄天下。当时无论从政界、军界实力比他强的人实在多的数也数不过来。但蒋介石终于还是君临天下二十多年,这成就比他项羽强多了。
项羽没有渡乌江,老蒋到是跑到海峡对岸了。据说,老蒋始终相信自己可以重复当年的伟业。但历史证明,这终究不过是一种梦想罢了!
老蒋之所以可以使自己不被押上法庭接受审判。无它!是因为复杂的国际背景,否则?单以他的实力,恐怕早就被押上法庭接受审判了。
台湾海峡,比乌江宽多了。老蒋逃跑时还有着庞大的军事力量,而项羽逃跑时只剩单人匹马。谁的条件有利?当然是老蒋了!但老蒋也只能靠复杂的国际背景苟延残喘!
结果呢?他的这种包羞忍耻是男儿的行为,对中国有什么利益呢?一切不过是亲者痛仇者快罢了!如果老蒋一举被打得彻底失败,泪痕敢说这实在是中国历史的幸运!很可惜,老蒋没有彻底失败,于是遂为中国留下永远的麻烦。
项羽死了。
项羽在秦帝国灭亡后,拥有着最强的军事集团尚且败得一塌糊涂。泪痕只奇怪,人们竟然相信他匹马跑回江东就能卷土重来。真不知是什么逻辑得出来的?
秦末天下大乱,匹夫拨剑而奋起的人多了,因此而据地一方的人多了。项羽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虽然他的成就最大)。项羽好赖还有他叔父留下的政治、军事资本。许多人一无所有,一样要以据地一方。所谓八千子弟兵渡江,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失去这种背景,是无可想象的。
汉初天下渐定,裂土一方的豪杰智谋之士多子。但瞬间失败的人也多了。(比如韩、彭、黥)。在这种背景下,项羽率拥兵数十万,尚且在垓下败得一塌糊涂。凭什么再敢说再率八千将士就能再角逐天下呢?
后世历史,总是喜欢抛开历史背景。无限夸大某些英雄人物的个人因素,好象历史真是他们一念之差决定的。
其实呢?他们谁也没有这种本事的!
一切都不过是时也,势也!
我们看历史,大约都是过于关注某些所谓大英雄。于是历史渐渐变成了帝王将相的家谱!
英雄之间的争来斗去,对人民有什么好处?如果这种争斗,夹杂一些对人民现实利益的因素,泪痕也非常关心他们谁胜谁负。
问题是项羽统一天下,或是刘邦统一天下。对天下百姓而言,有什么真正不同吗?就泪痕看,恐怕实在没有什么真正差别!
既然如此,项羽之死。有什么可遗憾的?
项羽自刎乌江边!
对于项羽的这种做法,后人充满了遗憾!泪痕对他们的种遗憾感到奇怪极了。
tag: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