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综合资料粤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教学设计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41  栏目:综合资料
标签:综合资料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粤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教学设计,

七、《蜀相》解读

背景介绍: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辅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就被放还,从此郁郁不得志。因此,入蜀后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的武候祠,写下了又一首纪念诸葛亮的诗《咏怀古迹·其五》。

内容分析:首联:写诗人去武侯词途中的情况。是问路时的问答形式,微露满意和欣慰。

颔联:写入祠后所见。二字写出冷落凄凉,暗含丞相无缘得见春色好音的伤感和叹惋,自然过渡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

颈联:上句用刘备的事迹侧面烘托,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精辟概括。

尾联: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叹惋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于千古名句。

语言鉴赏举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字是本诗的诗眼。两句的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有悟懂了两个字,我们才能够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凉冷落的气氛,而诗末的感慨也正是由此而生发的,假如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婉的情调。

八、《又呈吴郎》鉴赏

【背景简介】此诗作于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当时住在一处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的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地方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

【基本解读】首联开门见山,从自己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吗?颔联紧承上联,进一步说明扑枣的原因。意思是说,如果不是穷得万般无奈,她又哪里会去打别人家的枣子呢?正由于她扑枣时心怀恐惧,所以我们不仅不应干涉,反而更应显得和善些,让她安心打枣才对。这里说明杜甫十分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陕西民歌云: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真是不假。前两联是自叙以前的事情,以启发吴郎。颈联两句上下一气,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要联系起来看。是提防,心存戒备,其主语是寡妇。远客,指吴郎。多事,就是多心,或者说过虑。下句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尾联的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这也就为寡妇扑枣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解脱。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即所谓戎马

【鉴赏要点】1.这首诗的人民性是强烈而鲜明的,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一方面固然是他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 2.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便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九、《登岳阳楼》分析

这是769年诗人57岁时的作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乃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内容分析】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起句以昔闻今上对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事,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粤教版选修一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