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孔子世家》教案2

《孔子世家》教案2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69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孔子世家》教案2,

皦                  绎                乐正

重                 彬彬               绝

约                指                  绳

2.文章内容的理解:

思考:

①    12—15段写孔子整理文献,具体写了哪些贡献?他为何要做这样的工作?他的工作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②    联系《太史公自叙》中关于孔子编次《春秋》的情况介绍,再说一说你对孔子编《春秋》的目的及笔法的理解。

3.内容小结:

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

(1)孔子整理文献:

①对“礼”的整理——孔子整理文献是因为这些文献已“废”“缺”;因为孔子的整理《书传》《礼记》等文献才得以保存;孔子是在“追迹三代”“观殷夏所损益”的基础上做整理继承工作的,并对“周礼”最为肯定;孔子整理的文献,当时已不能完全被印证。

②对“乐”的理解的分类吞理解,“各得其所”的自信,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的。

③孔子对《诗》的删削和篇目确定,删削的原因是为了“去其重”,篇目确定的原则是“可施于礼义”并能“弦歌之”。

④孔子晚年“喜”“读”《易》并为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的情况,“韦编三绝”强调了“喜”的程度和勤奋精神,“假我数年”的话则表现了“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2)孔子从教授业:

概述其教学的内容和弟子的众多,后一段写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3) 撰述《春秋》:

①孔子作《春秋》的缘由——使自己的主张和风解“见于后世”,并交代《春秋》所记史实的起讫年代。然后用“据鲁”和“约其文辞”二句指出《春秋》的指导思想和表达特点。并举《春秋》中的两个例子进行印证,最后两句,说明《春秋》的写作目的和成书后产生的影响。

②孔子对《春秋》的重视程度,先用对比说明孔子对此书字字推敲,他人无法改易,连以“文学”著称的徒子夏也“不能赞不辞”;然后叙述孔子将《春秋》传授给弟子时语重心长的叮嘱,孔子强调此书的“双刃剑”效应,意在告诫弟子首先必须“知丘”和坚守其道。

二.研读文本第五部分(20-21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诀             庐                    讲

内             因庙                  谒

2.内容小结:

孔子去世及其影响

三.小结

四.作业

                      第四课时 

一.研读文本第六部分(22段):

1.文意的了解与文言字词句的积累。

至于                 中国                       折中

2.内容小结:

太史公论赞,表达其对孔子的仰慕崇敬之情。

二.总结:

孔子的形象:

1.学者

2.师者

3.智者

4.仁者

三.孔子对司马迁的影响:

1.人

2.文

四.作业:

1.《学习与评价》相关练习

2.阅读《论语》,背诵精彩语段,进一步了解孔子其人其文。


上一页  [1] [2] [3] 

,《孔子世家》教案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