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高二语文“新课程·三人行”校本教研活动
《孔子世家》学案
教学目标:
1、以词义解释和翻译为例,了解学生课文预习情况。
2、以提供的课文片段为例,指导学生讨论孔子的理想人格以及能给我们为人的启发。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1、 学生集体朗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题。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练习:
⑴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或用法。
孔子贫且贱( )
请与孔子适( )周
好( )议人者也
与齐太师语( )乐
齐人称( )之。
可以益( )矣
未得其数( )也
几( )然而长
如王( )四国
师襄子辟席再( )拜
军( )于城父
陈蔡大夫谋( )曰
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
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
子路愠( )见曰
君子固穷( )
良农能稼( )而不能为穑
君子能修( )其道
不容何病( )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
欲以( )通乎景公
齐人称之( )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 )野
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
安( )有伯夷、叔齐
夫子盖( )少贬焉
而不能为( )容
而( )志不远矣
夫道之( )不修也
孔子欣然( )而笑曰
⑵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①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③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2、 答疑
1,作者为什么写第六段,写第六段的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2,通过3-11段的理解,可以看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
3,第11段说”使子贡至楚”,而第六段说他们被围困了,怎么还能去楚国呢?
4,为什么孔子学琴详写?写孔子和三弟子的对话有什么目的?
5,陈蔡知道孔子的贤能,为什么不去请孔子为自己的国家为政?
6,写孔子学琴,难道真的可以达到那种境界吗?
7,孔子说的 “一以贯之”中的 “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以此“一”贯之就能多学而识之者?
3、讨论
请同学们研读上述文段,讨论文中突出的孔子的“理想人格”的具体内容,并说说可以给我们的启发。具体表述方法:
理想人格①:
,《孔子世家》导学案2tag: 孔子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