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解决了大家阅读中不理解的疑问,又通过赏析刘邦这一人物形象,重点探讨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总结而言,刘邦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有远见卓识;有谋有略,智谋超人;虚心纳谏,善于用人、驭人;能屈能伸,随机应变;头脑清醒,坚决果断……这些政治才干让他从一介布衣逐步建立了汉代的开国伟业。然而其身上也存在好逸恶劳、好酒好色、奸滑无赖、粗俗鄙陋、睚眦必报等毛病与弱点。司马迁能对其善恶必书,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坚守了作为一个史家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尤其在酷吏横行、严刑苛法的汉武帝晚期更是难能可贵的,彰显了他作为史官的人格与勇气,也开拓了史书创作的更高境界。
九、布置作业明代茅坤说:“读《高祖本纪》,须参《项羽纪》,两相得失处,一一入手。”对比阅读《项羽本纪》,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等我们学完这两课之后,组织一个辩论赛,辩论“刘邦与项羽,谁是英雄?”大家可以在我们学习这两课的过程中,就一边思考准备你的辩论发言稿。
教学反思 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教学反思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本应在“拓展延伸”环节,设想通过不断的引发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形成属于自己的感悟与思想,以思考的深度作为课堂的亮点。但本节课最大的失误,使得设想的亮点没有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最大的失误在于课堂时间的安排与把握不够,没有及时地刹住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到下一个环节,以致于预设的亮点环节根本就没有了时间。反思中发现,也许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给学生点明几个重点段落,会更有针对性,会使此环节更为紧凑一些,从而缩短此环节的时间,为后面学生的深入思考留出余地。
tag: 教学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