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而刀刃者无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令诸君知天亡我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掠江东南飞
B 形作名/使动(A名作状,C使动,D名作状) 4. C(向—响,盖—盍,善—缮)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
A.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B.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C.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D.他看问题总是高瞻远瞩,分析起来能够切中肯綮,使人听了豁然开朗
5、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起初的迷惘,继而的执着,最终的顿悟;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就算技艺再高超在关键地方也要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形有声有态;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的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尊重规律其三,谨慎小心,收藏锋芒:“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简而言之,“依理——谨行——藏锋”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C.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拓展阅读】
一、阅读几则庄子寓言,写出寓意
1、庄周梦蝶
【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依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胡蝶之梦与周为?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寓意】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2、望洋兴叹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8226;秋水》
【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3、泥涂曳尾
【原文】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寓意】人应该保持高尚的节操,即使处境困难,也不要为了权势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4、安知鱼乐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8226;秋水》)
【寓意】人的认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世界上有些事物暂时还没有被认识,但并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5、鼓盆而歌
【原文】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寓意】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认为生死不过是气的聚散,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变化,因此不必悲伤
二、名家名篇赏读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引言: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他拒绝的是“污浊”,他视为生命的不是权势威福,而是洁身自好,是人格的独立,是精神的自由所以说他具有“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精神”“具有由这种清洁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中对庄子表示了激赏的态度,认为他的怪诞与孤傲都是可以理解的对他独立的人格,清洁的精神,推崇备至;对他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充满敬仰爱戴之情同时,还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我们在滚滚红尘中,当我们在横流的物欲中,当我们在罪恶与良知的碰撞中,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也该跳进濮水洗洗他那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庖丁解牛》学案8(教师版)tag: 教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