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传》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掌握“爱”“报”“蹊”“却”“造”“厌”“顾”“坐”“诣”等重要实词的意义。
2、 学习掌握“虽”“之”“以”“因”等虚词的用法。
3、 了解古代有关乐律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4、 翻译时能依据句式特点并能落实句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5、 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的艺术。
自主阅读导引
《刺客列传》全文五千多字,共写了曹沬、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个人,而其中单是荆轲一个人就用了三千多字,可见荆轲是司马迁这篇作品要表现的核心人物。节选部分主要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叙述了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准备、实施、到最后失败,事件过程完整。情节围绕一个“刺”字展开,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了生动的表现。
文言现象梳理
1、一词多义解释:
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使使往之主人。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
巴汉之饶。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乃造焉。
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席。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矣。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其意。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匈。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
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轲自知事不就。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 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
2、 文言虚词解释: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唯荆卿留意焉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於期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3、 词类活用解释
盖聂怒而目之。 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
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太子迟之,疑其改悔。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陛,秦舞阳色变掁恐,群臣怪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难句翻译:
1、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刺客列传》学案
tag: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