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问交流
(江滨——江边。
被发行吟泽畔——被发,披发;行吟泽畔,在河边一边走,一边吟诵。
是以见放——因此被流放。
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束。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
怀瑾握瑜——比喻保持良好的操守。
自令见放为——令,让;为,语气词。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洁白;汶汶,污染。
皓皓之白——皓皓,洁白状。
温蠖——尘垢。)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
五、疏通12、13段
1、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并和同学交流,准备老师提问
以赋见称——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日以削——过屈原所自沉渊——贾生吊之——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同死生——轻去就——爽然自失矣
2、提问交流
以赋见称——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从容辞令,委婉文辞。
日以削——日,一天天削弱。
过屈原所自沉渊——过,经过。
贾生吊之——贾谊凭吊他的文章《吊屈原赋》。
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怪,感到奇怪,意动。
自令若是——若是,像这样。
同死生——把生和死等同看待;同,意动。
轻去就——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轻,意动。
爽然自失矣——爽然,茫然。
《服鸟赋》——贾谊所作。)
3、同学相互翻译并指名翻译
(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弃官和得官等闲视之,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六、朗读全文。
第3教时
要点:总结、探讨,作业
过程:
一、总结
1、认真看课文,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课文按照怎样的线索写屈原?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2)作者解释的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有哪些议论性语句直接赞扬屈原?
2、
(
(
(
二、探讨
1、和同学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2)人物传记,一般不需要作者直接评论,而本文,作者却禁不住出来议论,怎么解释?
(3)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班级交流
(
(
(
三、即时作业
1、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
4、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6、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7、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祸也。
8、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9、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10、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