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屈原列传》导学案

《屈原列传》导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86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屈原列传》导学案,

屈原列传学案之预习案

组稿人 孟凡治 审稿人  孟庆珍   使用人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课文简介】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从中可见两点深意:一是司马迁对屈原的景仰,把屈原与周文王,孔子并举为古圣贤;二是在受屈辱而抒写愤郁上,司马迁与屈原命运相似,心情相同。

  司马迁在这篇传后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相见其为人。”

  司马迁就是这样动情含泪为屈原立传的,并借此浇自己胸中块垒,因此文中多有动情议论,不同于一般列传。至于叙议含情,文采熠耀,确是一篇诗传。

【文本预习】解释加点的字,活用的指明用法。  

1、博闻强识,明于治乱      同“记”

2、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王甚任之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  对外

3、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恨  嫉妒

4、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5、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写作  改变  允许 同意

6、平伐其功       夸耀

7、王怒而疏屈平        因而

8、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听力/明/中伤别人的小人/邪恶小人/方正之人

9、离骚者,犹离忧也       同“罹”,遭遇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

11、《国风》好色而不淫       过度

12、以刺世事                 讽刺

1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阐明/ 广大崇高/ 规律/没有/同“现”

1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同“旨”,旨趣

1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名词作状语,像蝉一样/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16、皭然泥而不死者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生活在污泥里。

17、屈平既黜        同“黜”

18、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同“贽”

19、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派遣/使者/到

20、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     用   骗人的假话

21、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同“返”   希望     彻底

2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返回 (楚国) 恢复 (国家)  心愿

23、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连接

24、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资质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

25、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26、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同“披” 面色  形体容貌

27、是以见放   被

28、皆好辞而以辞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被  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仿

29、悲其志,适长沙   痛惜  到

30、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才    悼念   诧异 

31、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以……为同  以……为轻   茫然

【文本研读】  

1、屈原为什么作《离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2、本文题目是《屈原列传》,为什么第四、五、六、七、八、九自然段用大量的篇幅来写楚国的政治而不写屈原?

   

【归纳整理】请梳理本课的重要文言现象

   

   

   

【我的疑问】学习过程中,你的疑问是什么?写在下面。

   

   

   

   

屈原列传学案之课堂案  

组稿人 孟凡治 审稿人  孟庆珍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检查预习】

1、  通假字

反 -- 返 离 --罹 见 --现 指-- 旨 濯 -- 浊

    绌 -- 黜 内 -- 纳 从-- 纵 质-- 贽 反 -- 返

    被 --披  常 -- 长

2、  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   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泥而不滓       名词活用作动词,nì,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时秦昭天与楚婚   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烟。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     名词作状语,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动词使动用法,使……存,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诚之士,贤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

3、  古今异义词

   

【自主学习】  

1、  楚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平?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2、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承上启下, 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也为后面屈原的投不江自尽埋下了伏笔。
B、表现屈原“志洁行廉”  

【合作探究】  

[1] [2] [3] [4]  下一页

,《屈原列传》导学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