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朝天下:南面,面朝南。朝,朝治。)
三、探讨问题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1、文中写出夏禹具有哪些高尚品质?(从课文中提炼后,归纳成几个方面)
(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亶亶穆穆,为纲为纪。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减⑩。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樟。左准绳,右规矩。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祗台德先,不距朕行。”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总结:一、仁厚诚信,道德高尚;二、谦逊礼让,淡泊名利;三、遵纪守法,严于律己;四、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五、身体力行,吃苦在前;六、公平正直,做事在理;七、为民除害,为民兴利。)
2、文中写鲧治水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①衬托治水之艰难,以刻画禹治水的不易与功绩。②交代禹治水的背景。③对比刻画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
3、司马迁写夏禹可能多有夸张色彩,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用意?
(他是给帝王树立一个榜样,给天下人一个君王的楷模。也反映出他对前朝乃至当代的君王的不满。)
四、作业
(一)翻译下列句子:
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2、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比较起来,与他同辈的人中没有谁比他更能干的了,希望陛下让他试试。)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有能光大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官职的人吗?)
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于是帝舜赐给伯禹一具玄圭,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二)字词理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的字:
③禹为人敏给克勤
⑤尧崩,帝舜问四岳曰(
2、断句: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3、下面加线的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C、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D、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1、下面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A、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B、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C、而辟居箕山之阳。
D、是为夏后帝启。
2、下列每组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天下授益
B、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C、及禹崩,虽授益
D、益之佐禹日浅
3、翻译句子:
①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等到禹逝世,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但由于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
②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所以,诸侯还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