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管仲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管仲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35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管仲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选修课教案

指导阅读《管仲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

专题目标:

1、  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  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

3、了解管仲和他的才干以及从政成功的原因。

时间设定: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朗读课文,理解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初中课文《隆中对》中有一段话是说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常常自比乐毅、管仲,“时人莫之许也”,今天我们学《管仲列传》,看看管仲是个怎样的人物。

二、朗读课文

1、注意读音

鲍()  仓廪()  匡()曹沫()[读音mei四声]

3、  指名朗读

三、理解第1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

游——常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管仲焉——遂管仲——以霸——一天下

2、班级交流

(游——交往

鲍叔——欺诈,指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利时欺骗对方而多拿钱。

善遇之——始终友好地对待他。

不以为——不把这个事情对外人说。

管仲焉——被囚禁。

管仲——举荐。

以霸——因此称霸。

天下——匡扶天下。)

3、指名翻译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

四、理解第2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

尝与鲍叔——不我为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三仕三见逐君——不肖——三战三走——召忽死之——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

2、班级交流

(尝与鲍叔贾——曾经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

不以我为贪——不认为我是贪心。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穷困,困窘。

三仕三见逐君——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君斥退。

不肖——不贤。

三战三走——三次打仗三次退却。

召忽死之——召忽,人名;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意动用法。)

3、指名翻译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五、理解第3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

任政相齐——区区——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下令如流水之原——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2、班级交流

(任政相齐——在齐国执政做国相。

区区——小小的。

通货积财——流通货物,积累财富

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与俗同好恶——与普通人同好同恶。

故其称曰——所以他说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

上服度则六亲固——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

四维不张——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张扬。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命令;原,水的源头。

论卑而易行——卑,浅显;易行,易于推行。

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一般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

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一般人所不赞成的,就顺应而革除。)

3、指名翻译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滨临大海的地理条件,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与普通人同好同恶。所以他的著作中说:“粮仓充实就知道礼节;衣食饱暖就懂得荣辱;君王的享用有一定制度,六亲就紧紧依附;礼、义、廉,耻的伦理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就好象流水的源头,要能顺乎民心。”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一般人所向往的,就因势而给予;一般人所不赞成的,就顺应而革除。)

六、理解第4段

1、自读课文,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并和同学交流

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因而信之——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2、班级交流

(因祸而为福——转祸为福。

转败而为功——转败为功。

贵轻重——看重事情的轻重缓急。

慎权衡——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

桓公实怒少姬——少姬,桓公的小妻,蔡国人。

因而伐楚——却趁机讨伐楚国。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谴责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却趁机让燕国实行召公的善政。

于柯之会——在柯地盟会。

[1] [2] [3]  下一页

,《管仲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