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三、死后代传的平原君
赵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养门客3000人。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四、好色而死的春申君
春申君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楚国的政事都由他说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黄歇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孩子。别看现在大街小巷都贴有“专治不孕不育症”的小广告,那时没有这样的“能人”,黄歇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来了。
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很漂亮。李园为了飞黄腾达,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来会失宠,就施了个“移花接木”之计。他先请了5天假回赵国,过了10天才带着妹妹回来。春申君责备他超假,他说齐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齐使才回来晚了。春申君一听,就要见李嫣。李园把妹妹盛妆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见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当晚侍寝,不久怀孕。李园又教妹妹说服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了楚国国政,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国灭掉了。
能力自测平台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有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尝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将。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乃行金万斤于魏,求晋鄙客,令毁公子于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为魏将,诸侯将皆属,诸侯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诸侯畏公子之威,方欲共立之。”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辞谢,辞别
B.乃间步往 间:抄小路
C.告车趣驾 驾:装备好车马
D.乃行金万斤于魏 行:使用
2.比较下面句中加点的“乃”“以”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②乃以为羞 ③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④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
B.因此时定南面而王
C.公子所以重于赵
D.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魏公子“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①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
②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③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
④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⑤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
⑥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魏公子折节与毛公薛公交游,并在二人的劝谏下,明白了去留之义而回归魏国。
B.魏公子之所以在赵闻于诸侯,是因为有魏王为其撑腰。
C.魏公子开始不愿回国,就是因为“窃符救赵”一事怕魏王“怒之”。
D.魏王以魏公子为将,大败秦军。秦王以他为心腹大患,多次用反间计终于离间了他与魏王的关系。
6.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一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叔父为幽、凉二州都督,家卫州。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①,诏十至,坚卧不起。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②。居府中,议论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谍,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磋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③。会广平王平东都④,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⑤,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隙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新唐书·甄济传》)
注:①诸府:几个官署。②钧礼:表敬的礼节。③庆绪:即安庆绪,安禄山之子;舆:抬。④广平王:即唐肃宗长子李豫,与郭子仪收复两京,后为唐代宗。⑤三司署:三司官署。唐时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受理刑狱。
7.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近伏其仁 伏:敬服。
B.授范阳掌书记 授:任命。
C.若欧血状,阳不支 阳:假装。
D.或言太薄 薄:薄弱。
8.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十至,坚卧不起 不起:指不出来做官。
B.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 致谒: 指传达意思而拜见。
C.济引颈待之 引颈:伸着脖子。
D.瑱死,屏居七年 屏居:指独自居住。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tag: , 史记,史记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