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20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①军:军队临时驻扎。    ②剌:指责。  讥:讽剌。  疾:弊病。    ③设行:指施政施。    ④用事:当权。    ⑤徒役:服劳役的人。    ⑥兴:站起。    ⑦穷:走头无路、困厄。    ⑧《集解》引魏何晏的解释说:“滥,溢也。子固亦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则滥溢为非。”

子贡色作①。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②”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①色作:脸变色。    ②识:强记。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①:‘匪兕匪虎②,率彼旷野③。’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④?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使者而必信⑤,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①以下两句诗见《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②兕(sì,四):犀牛。    ③率:行走。    ④意者:想来大概是。    ⑤譬使:假使。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①?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②?”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③,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④。子能修道,纲而经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①道:这里指学说、主张。    ②少贬:稍微降低一下。    ③稼:耕种。  墙:收获。    ④顺:合。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①不容何病②?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③;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④。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⑤,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⑥,然后得免。

①推而行之:指推广实行孔子的学说和主张。    ②这句的意思是说,不接受有什么关系呢?病,忧,患。    ③丑:耻辱。    ④有国者:享有国家的人,即国君。    ⑤使:假使。    ⑥兴师:调动军队。

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①。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②?”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③?”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④?”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⑤。今孔丘述三、五之法⑥,明周、召之业⑦,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⑧!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率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⑨,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①书社:《索隐》云:“古者二十五家为里,里则各立社,则书社者,书其社之人名于籍。”也就是把里社的人名登记户籍。这里指有户籍登记的地方。    ②使使诸侯:派往诸侯国的使臣。    ③将率:即将帅。  率,同“帅”。    ④官尹:官府中各部门的长官。    ⑤周初分封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男封地各为五十里。    ⑥三、五之法:三皇五帝的治国方法。    ⑦周指周公旦。  指召公奭。    ⑧世世堂堂:这里即世世代代的意思。    ⑨土壤:土地。这里指封地。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①,曰:“凤兮凤兮②,何德之衰③!往者不可谏兮④,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

①歌而过孔子:唱着歌儿从孔子旁边走过。    ②凤:凤凰。此暗喻孔子。    ③何德之衰:即“德何衰”,指孔子不得意,周游列国,不被任用。    ④谏:挽回。    ⑤已而:算了吧!已,止。    ⑥殆:危险。

其明年,吴与鲁会缯,征百牢①。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贡往,然后得已。
孔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②。”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③。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④,子将奚先⑤?”孔子曰:“必也正名乎⑥!”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⑧!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昌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⑨,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⑩。夫君子为之必可名(11),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2)。”

①百牢:“牢”指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猪。按周,上公九牢,侯伯七牢,子、男五牢。吴征百牢,是不懂礼的缘故。    ②鲁是周公之后,卫是康叔之后,周公与康叔是兄弟,所以鲁、卫是兄弟之国。另外,当时鲁、卫两国都政治腐败,政局动荡不安,好像是难兄难弟。    ③让:责备。    ④子:指孔子。    ⑤奚:何,什么。    ⑥正名:指辨正名称、名分。    ⑦迂:迂阔。    ⑧野:指鲁莽。    ⑨中符合,正对上。    ⑩错:通“措”。    (11)可:符合。    (12)苟:苟且随便。

其明年,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①,克之。季康子曰:“子之于军旅②,学之乎?性之乎③?”冉有曰:“学之于孔子。”季康子曰:“孔子何如人哉?”对曰:“用之有名:播之百姓④,质诸鬼神而无憾⑤。求之至于此道,虽累千社⑥,夫子不利也。”康子曰:“我欲召之,可乎?”对曰:“欲召之,则毋以小人固之⑦,则可矣。”而卫孔文子将攻太叔,问策于仲尼。仲尼辞不知,退而命载而行,曰:“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乎⑧?”文子固止。会季康子逐公华,公宾、公林⑨,以币迎孔子⑩,孔子归鲁。

①从“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段所记年“鲁哀公六年”往后推,这里的“其明年”指鲁公八年,但是年齐鲁无战事。“冉有为季氏将师,与齐战于郎”,在鲁哀公十一年。见《左传》。    ②军旅:此指指挥作战。    ③性:天生的。    ④播:传扬、公布。    ⑤质:对质。    ⑥累:累计得到。社:二十五家为一社。    ⑦固:阻碍。    ⑧这里是孔子用鸟来比喻自已,用木比喻所到的国家。    ⑨逐:据(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说,“逐”当作“使”。    ⑩币:古人用作礼物赠送的纺织品。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①。
鲁哀公问政,地曰:“政在选臣。”秀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②则枉者直③。”康子患盗④,孔子曰:“苟子之不欲⑤,虽之不窃⑥。”然鲁终不能用孔,孔子亦不求仕。

①凡:总共。    ②举直错诸枉:举用正直的人,废置邪曲的人。  错,通“措”,置。  枉,邪曲。    ③枉者直:邪曲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④患:忧虑。    ⑤苟:如果。  欲:贪欲。    ⑥赏之不窃:给奖赏也不去偷。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①,《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②,序《书传》③,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④,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⑤。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⑥。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⑦,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⑧。周监二代⑨,郁郁乎文哉⑩。吾从周(11)。”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①微:衰微。废:坏。    ②三代:指夏、商、西周。    ③《书传》:即《尚书》之传。    ④缪:通“穆”。    ⑤杞:西周初年分封的一个诸侯国。    ⑥宋:指宋国。    ⑦损:减少。  益:增加。    ⑧:文:指文采。  质:指质朴。    ⑨周监二代: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在借鉴了夏、商二代礼乐制度长处的基础上制定的。监,通“鉴”,借鉴。    ⑩郁郁:丰富多彩。    (11)从:遵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