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120  栏目:史记
标签:史记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⑥,三年有成⑦。”孔子行。

①待:防备。    ②无乃:大概,岂不是。    ③公叔氏叛乱后,想将蒲改属他国,而蒲人坚决反对,所以说:“其男子有死之志。”    ④西河是卫国的地方,所以卫国“妇人有保西河之志。”    ⑤四五人:指与公叔氏一道反叛的人。    ⑥期月:一整年。    ⑦成:指成效。

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曰:“由闻诸夫子:‘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①’。今佛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②;不曰白乎,涅而不淄③。我岂匏瓜也哉④,焉能系而不食?”
孔子击磬⑤。有荷蒉而过门者⑥,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⑦莫己知也夫而已矣⑧!”

①不入:指不入其国。    ②磷:薄。    ③涅:一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物。此处作动词用,印染。  淄:黑色。    ④匏瓜:葫芦的一种。这句孔子说自己有才能,不像那中看不中吃的匏瓜。    ⑤磬:用石或玉制成的一种打击乐器。    ⑥荷:扛、担。  蒉(kuì,愧):用草编的盛土器具。    ⑦硁(kèng,坑)硁:象声词。击石声。    ⑧己知:即“莫知己”,没有人知道自己。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①,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已习其曲矣,未得数也②。”有间③,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④。”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为人也⑤。”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⑥,有所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⑦,眼如望羊⑧,如王四国,非文王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⑨,曰:“师盖去《文王操》也⑩。”。

①鼓琴:弹琴。    ②数:指演奏乐黄的技术、方法。    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④志:指乐曲的情感意蕴。    ⑤为人:乐曲作者的人品。    ⑥穆然:沉默静思的样子。穆,通“默”,沉默。    ⑦几然:身长的样子。    ⑧望羊:又作“望洋”,远望。    ⑨辟:同“避”。再拜,拜两拜。    ⑩《文王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的琴曲名。

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①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②!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③,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④,覆巢毁卵则凤皇翔⑤。何则?君子讳伤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知辟之,而乎丘哉!”乃还息乎陬乡⑥,作为《陬操》以哀之⑦。而反乎卫⑧,入主蘧伯玉家。

①河指黄河。    ②洋洋:水盛大的样子。    ③刳胎:剖腹取胎。  夭:指幼小的动物。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象征吉祥的兽。    ④蛟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致雨、调和阴阳之气的一种动物。    ⑤凤皇:也作“凤凰”,古人也以之象征吉祥。⑥息:休息。⑦《陬操》:琴曲名。⑧反:同“返”。

他日,灵公问兵陈①。孔子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②,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雁③,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④。

①兵陈:指军队列陈作战的方法。陈,同“阵”。②俎豆之事:指祭祀之事。③蜚雁:飞雁。蜚,同“飞”。④如:往……;到……。

夏,卫灵公卒,立孙辄,是为卫出公。六月,赵鞅内太子蒯聩于戚①。阳虎使太子絻②,八人衰绖③,伪自卫迎者,哭而入,遂居焉。冬,蔡迁于州来。是岁鲁哀公三年,而孔子年六十矣。齐助卫围戚,以卫太子蒯聩在故也。
夏,鲁桓,釐庙燔,南宫敬叔救火。孔子在陈,闻之,曰:“灾必于桓、釐庙乎④?”已而果然。

①内:同“纳”,接纳。    ②絻:古代的一种孝服。    ③衰(cuī,催):同“缞”,古代一种用粗麻布制成的孝服。  绖(dié,迭):古代丧服上的麻布带子。    ④桓:指鲁桓公。釐:指鲁僖公。釐,同“僖”。

秋,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①,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②,吾不知所以裁之③。”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①辇:乘车。    ②斐然成章:指文章富有文采。    ③裁:剪裁。这里有教育的意思。

冉求既去,明年,孔子自陈迁于蔡。蔡昭公将如吴,吴召之也。前昭公欺臣迁州来①,后将往,大夫惧复迁②,公孙翩射杀昭公。楚侵蔡。秋,齐景公卒。

①前:从前,指蔡昭公瞒着大臣迁国都于州来之时。    ②复:再次。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①。”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①政:治国。    ②云尔:如此罢了。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①,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②。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③?”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然。”曰:“是知津矣。”桀溺谓子路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与?”曰:“然。”桀溺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④,而谁以易之⑤?且与从辟人之士⑥,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⑦’”耰而不辍⑧。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曰⑨:“鸟兽不可与同群⑩。天下有道(11),丘不与易也。”

①耦而耕:用耦耕的方法耕田。耦,古代耕作,两个人各执一耜(一种农具),配合并耕,这种耕作方法叫耦。    ②津:渡口。    ③执舆:手拉马缰绳。    ④悠悠:《论语》作“滔滔”。    ⑤以:与。  易:改变。    ⑥辟人之士:指孔子。    ⑦辟世之士:指隐士。    ⑧耰(yōu,优):农具名。这里作动词,用耰击碎土块,覆盖种子。    ⑨怃然:失望的样子。    ⑩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做隐士隐居山林与鸟兽同处。    (11)天下有道:指天下太平,走上轨道。

他日,子路行,遇荷丈人①,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②,五谷不分③,孰为夫子④!”植其杖而芸⑤。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⑥。

①荷:担、扛。:锄田除草的工具。  丈人:老人。    ②四体:四肢。  勤:劳。    ③五谷:指稻子、黄米、谷子麦子、豆子。泛指各种农作物。  分:分别,分辨。    ④孰:谁。    ⑤植:拄。  芸:同“耘”,除草。    ⑥亡:外出,不在(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①。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剌讥皆中诸侯之疾②。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③。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⑤。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⑥。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⑦?”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孔子世家第十七》原文及译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